洪泽论坛

  • 网站客服:0517-87228198
  • 合作热线:13915154595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73|回复: 8

[诗中洪泽湖] 9.4《宋代诗家词人赋写古淮水的波澜起伏》(四)

[复制链接]

42

主题

42

帖子

1624

积分

六年级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24
发表于 昨天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IANA 保留地址
【诗中洪泽湖】第42期
9.4《宋代诗家词人赋写古淮水的波澜起伏》(四)
文学家关注苍生命运
孙玉清
        编者语 浩浩洪泽湖,清清白马湖,巍巍高家堰,美美张福河,幽幽古灌区,悠悠古龟山,依依老子山……这里就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因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而得名的洪泽,古迹众多,目前怀抱三处世界遗产,即洪泽湖大堤、张福河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和洪泽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而其所拥有的洪泽湖文化,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渊远流长,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现在,淮安市洪泽区运河(淮河)文化研究中心与洪泽论坛联合开设《溯源洪泽》栏目,并设置系列子栏目,特邀洪泽地方文史专家解读洪泽湖文化,旨在增强文化自信,让洪泽湖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传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舞凝聚人心,全身心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子栏目《诗中洪泽湖》,主要以历代诗家词人所写的洪泽湖诗词来分析解读洪泽湖文化。2024年度,孙玉清参与主编了由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百里画廊三百首》一书,本部书由《运河开启隋唐篇》《盛衰骤转两宋篇》《漕运畅通元明篇》《河工治理清朝篇》《保卫家园烽火篇》五个篇章组成,主要展现有关大运河淮安百里画廊段的历代经典诗词。本次,撰稿人孙玉清撰写《宋代诗家词人赋写古淮水的波澜起伏》这篇文章,分别从“使节维护国家形象、政治家期盼民族富强、大师家寄寓社会稳定、文学家关注苍生命运、词家祈求山河无恙、诗家祝愿神州太平”等六个部分,来帮助领会本部书的第二篇章《盛衰骤转两宋篇》,本期解读这篇文章的第四部分《文学家关注苍生命运》。

        悠悠古淮水,满满爱恨情。同是映日红,感时花不同。
        淮河,古称淮水,位于长江与黄河之间,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当代已被列为我国七大江河之一,其干流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山区,由西向东,现在流经湖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在江苏省扬州市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总落差196米,洪河口(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以上为上游,长360公里,地面落差174米;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为中游,长490公里,地面落差16米;洪泽湖中渡以下为下游,有4条出路:第一条路通过三河闸,出三河入江水道,经宝应湖、高邮湖在三江营入长江,是为入江水道,长158公里;第二条路在洪泽湖东岸出高良涧闸,经苏北灌溉总渠在扁担港入黄海,长168公里;第三条路在洪泽湖东北岸出二河闸,经淮沭河北上连云港市,经临洪口注入海州湾,长243.6公里;第四条路通过淮河入海水道,自二河闸下游,紧贴苏北灌溉总渠北岸入海,长163.5公里。
        古淮水,南宋以前,在盱眙(今淮安市盱眙县)以西大致与今淮河相似,至盱眙后折向东北,经淮阴(今淮安市淮阴区)向东到楚州(今淮安市淮安区),再转北至涟水(今淮安市涟水县)云梯关入海。当时并没有洪泽湖,古淮水干流河槽也较宽深,并且无堤。而隋唐运河泗楚段,正是借行原有的古淮水河道,顺流而下从泗州到楚州,而楚州正是古淮水河道与邗沟交汇处的重要中转站。为避免古淮水河道各种船行风险,北宋时期又在古淮水右岸修建一条由龟山运河、洪泽新河和沙河组成的新运河。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在宋徽宗和宋钦宗二帝被金军掳走后,隋唐运河通济渠段停止了漕运,隋唐运河泗楚段漕运也停止了,后古淮水成为宋与金之间的疆界。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宋人防金兵南下在豫北决黄河起,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止,这700 多年间,黄河南流抢夺古淮水河道入海,让原古淮水两岸大大小小的湖泊连成一片,形成洪泽湖,同时也给曾经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淮河地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河道以及周边的湖泊泥沙淤积非常深,土地盐碱化十分严重,水患频繁,沿岸百姓的灾难无穷无尽。
        宋代经历了由北宋到南宋的剧烈波动,面对同样的景色,不同时期来过泗州至楚州之间的古淮水两岸的宋人,对古淮水有着不同的感受,赋写其波澜起伏。宋人曰:“人间多少事,全在故事中。”在古淮水上,以苏轼为代表的北宋诗人怀念故国辉煌,以杨万里为代表的南宋诗人挺起民族脊梁,一段段喜怒哀乐的真情告白震憾开场。
        在古淮水畔,宋代有多位文学家来到这里,望着滚滚东去的古淮水,北宋文学家表明为官态度,思考民生问题,关切当前生活,南宋文学家坚定抗金信心,反映了对苍生命运的关注。
在洪泽镇上:表明为官态度
        四位北宋文学家,苏轼、刘敞、徐积、张耒,因大风大水先后滞留在古淮水畔的洪泽镇,面对各自经历,表明为官态度。
豁达从容
        苏轼(1037年~1101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文学方面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诗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书法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曾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宋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杭州通判。这年十月上旬,诗人沿着隋唐运河乘舟赴任,在洪泽镇前往淮阴时途遇大风。事后,诗人将当时的经历与后来的感想写成了这首诗《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
b55fdcdc406e40e91fc589b6f5b1cc8.jpg
风浪忽如此,吾行欲安归。
挂帆却西迈,此计未为非。
洪泽三十里,安流去如飞。
居民见我还,劳问亦依依。
携酒就船卖,此意厚莫违。
醒来夜已半,岸木声向微。
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
我行无南北,适意乃所祈。
何劳舞澎湃,终夜摇窗扉。
妻孥莫忧色,更有箧中衣。
        诗的开篇,诗人写道,他在遭遇突如其来的狂风巨浪后,选择了退回的明智决策。而诗的结束,诗人则展现了对家庭生活的关怀和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所做出的准备。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面对自然、社会与个人情感时的态度,反映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所表现出的豁达从容豪放的性格,也传达了一种超越具体事件的生命智慧。
逆境慰藉
        刘敞(1019年~1068年),北宋学者、史学家、经学家、文学家、散文家。诗人一生在仕途上有所作为,还担任过众多官职,在任判南京留司御史台事期间,沿隋唐运河回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经过洪泽镇时,遭遇大风天气,导致船只无法前行泊在洪泽镇,顿生感慨,创作了这首诗《洪泽阻风》。诗中,诗人描绘了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与内心的宁静,传达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智慧:
风振苍山海逆流,扁舟未济使人愁。
聊把钓竿消永日,溪翁沙鹭共悠悠。
        诗中,诗人以强烈的动态景象开篇,写风力之大,仿佛能撼动群山,使海水倒流,营造出一种壮阔而不可抗的力量感。接下来,诗人转为静态描写:诗人乘坐的小船尚未渡过险恶的水域,他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也映射出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脆弱。诗的最后,诗人则转向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诗人选择以垂钓来消磨时光,与溪边的老翁和悠闲的沙鹭为伴,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期望未来
        徐积(1028年~1103年),北宋文学家、聋人教官。诗人沿隋唐运河从京城回楚州,在经过洪泽镇时,船只无法顺利前行,心生感慨,于是写下了这两首诗《寄路倅洪泽阻水二首》寄赠给友人路倅。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水阻洪泽镇的景象和个人感受,展现了对环境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黄金宫阙紫瑶关,鹓鹭思陪玉笋班。
仙仗好教凫舄去,客槎恰在斗牛闲。
有为义对霜涛涌,无敌诗同铁阵闲。
谁报京师群弟子,先生吏隐鬓毛斑。
莫教容易过龟山,多少人心愿复还。
更有南城黄绶客,但吟西户绿杨闲。
才经浊汴无澄浪,且趁清淮洗醉颜。
安得就公歌一曲,缓吟迟步夕阳湾。
        在这两首诗中,第一首诗的开篇,诗人描绘了华丽的宫廷景象,表达了渴望跻身朝堂,与贤能之士一同为朝廷效力的心情。接着,诗人暗示自己如同漂泊在遥远天际的客船,无法靠近朝廷,只能在洪泽镇闲赋,充满了无奈与失落。接下来,诗人展现了自己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华,写自己面对困难的挑战毫不畏惧,写诗歌的才华出众。诗的最后,诗人想到远在京师的弟子们,感慨自己虽为官吏却如隐士一般,岁月流逝,自己鬓发已斑白,希望有人能将自己的现状告知他们。第二首诗的开篇,诗人写道,不要让通过龟山过于容易,因为有许多人渴望回家还回不去。龟山在这里象征了归途的艰难。接着,诗人想象友人路倅在“西户”的绿杨下吟咏,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这里的黄绶富指的是友人路倅。接下来,诗人回忆自己曾经的过往,经历了汴水的浊流,但希望能在清淮中洗去醉意,换得一张清新的面容。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能与友人一起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共同欣赏夕阳湾的景色,缓缓吟唱。
不满现实
        张耒(1054~1114年),北宋官员、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曾任临淮主簿。诗人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曾在多地担任官职,后多次被贬,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诗人在任临淮主簿时,来到洪泽镇,抒发情感,在洪泽亭上题写了这首诗《题洪泽亭》。诗中,诗人描绘了漂泊天涯、久居他乡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通过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以及世事纷扰的深刻体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
8622feab4fc62b89d1733950a8293e7.jpg
三年淮海飘萍客,今日亭边再舣舟。
人似垂杨随日老,事如流水几时休。
闲于万事常难得,仕以为生最拙谋。
此世定知犹几至,皇皇奔走欲何求。
        诗的开篇,诗人表明长时间在外漂泊,像水上的落叶居无定所;同时指出诗人今天又来到洪泽亭旁边,准备重新启航。接着,诗人用鲜明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之感;人就像垂柳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衰老,而世事则像奔腾不息的河流,无始无终。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为官做事的困惑。诗人认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种超脱的心态是难能可贵的,而以仕途作为生活的手段则显得尤其笨拙无力。诗的最后,诗人似乎在自问,在这个纷扰不断的世界中,我们究竟能坚持到哪一刻,又是在追逐什么。
在两岸三地:思考民生问题
        三位北宋文学家,郑獬、张舜民和苏舜钦,沿着古淮水乘舟而下,分别在古淮水的南岸和北岸的临淮县、龟山城和犊头镇三个地方停留,目睹眼前的情景,思考民生问题。
关注灾情
        郑獬(1022年~1072年),北宋官员、文学家。当时,淮河流域临淮县遭遇严重的水灾,诗人目睹了水灾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从而写下这首诗《临淮大水》。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临淮县大水泛滥的景象,反映了自然灾害对人民的影响,表达了对灾情的关注和思考:
大水没树杪,涉冬原隰平。
蛟龙移窟宅,蒲稗出纵横。
坏屋久不补,污田晚更耕。
接春恐流散,何策活苍生。
        在诗人的笔下,大水已涨到树木的顶端,淹没了冬季的原野和低洼的土地;水势猛烈,犹如巨龙离开了原本的居所,蒲稗(芦苇)则随水的波澜而纵横摇曳;屋舍破损已久,没有得到修补,田地脏乱,以致难以耕种。诗人担心春天的到来会使大水进一步扩散,从而给人们带来更大的灾害,他思考着如何解救人民。
厌倦世俗
        张舜民(约1034年~约1100年),北宋官员、文学家、画家,曾任监察御史。诗人在仕途上经历了多次起伏,曾因直言敢谏而受到打压和贬谪。在北宋复杂的政治环境和个人坎坷的仕途经历背景下,诗人来到龟山寺,追求修行生活,创作了这首诗《龟山寺》。诗中,诗人通过对龟山寺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展现了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
白塔摇摇波浪间,几多舟楫望禅关。
天边幡影因心动,堂上潮音到海还。
我拔一毛犹自苦,师除双臂信如闲。
中流莫怪频回首,直到江南始见山。
        诗的开篇,诗人描绘了龟山寺附近的白塔在波浪中摇曳,许多船只在此停泊,向往着寺庙的禅门。接着,诗人写天边的幡影触动人心,而庙堂上的潮音似乎能传达到大海彼岸,表达了对龟山寺的深刻印象和心灵震撼。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自己拔毛的痛苦和僧人轻松自在的生活,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厌倦。诗的最后,诗人表示在淮河中航行时,常常回头眺望龟山寺,直至到达江南才能看到其他的山峦,表达了对龟山寺的留恋和不舍。
平和从容
        苏舜钦(1008年~1048年),北宋官员、诗人、文学家,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秋冬之际,诗人被政敌所构陷,削职为民,逐出京都,乘船沿隋唐运河淮河故道南行,于次年四月抵达苏州,在夜泊于淮河故道犊头镇时写下了这首诗《淮中晚泊渎头》。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傍晚的淮河景色,融合了静态的田野、动态的风雨潮水和自身的孤独感,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诗的前两句,诗人描绘了春天阴云低垂,草色青青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压抑的氛围;通过对比阴云和野花,突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美丽,象征着即使在困境中,也有希望和光明存在。诗的后两句,诗人则进一步描绘了行船夜泊时的情景:某日夜里,在古旧的祠堂下停泊船只,面对满川的风雨和涨潮,诗人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种心境表现为对外界环境的冷静观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从容。
在古淮水上:关切当前生活
        三位北宋文学家,苏辙、马存、晁说之,沿着古淮水河道乘舟,分别游历了其上游、中游和下游,有感而发,关切当前生活。
忧虑未知
        苏辙(1039年~1112年),北宋官员、文学家、思想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苏轼被谗外放,以太常博士、直史馆身份出任杭州通判。他当年七月离开汴京,沿蔡河舟行东南赴陈州,历颍州,十月,出颍口,入淮水,折而东行,至寿州,过濠州,临淮、泗州,渡洪泽湖,又沿运河折而东南行,经楚州、山阳,抵扬州,渡江至润州、苏州,十一月二十八日到杭州通判任,赴杭途中由颍入淮时写下了《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一诗。弟弟苏辙同行,面对同样的景色,依照苏轼《初出颍口见淮山》的原韵和用韵次序写诗相和写出此诗《次韵子瞻初出颍口见淮山》:
清淮此日见沧浪,始觉南来道路长。
窗转山光时隐见,船知水力故轩。
白鱼受钓收寒玉,红稻堆场列远冈。
波浪连天东近海,乘桴直恐渐茫茫。
        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旅途中的感受和心情。在诗中,从沧浪的出现,到山光时隐时现的变化,再到船只和水力的对比,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旅程的认知和感受。诗的最后,暗示了诗人在未知旅途中的忧虑和茫然。
向往悠闲
        马存(?~1096年),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诗人在游历长淮时,与居住在长淮边上的徐先生结下了深厚感情,为了表达对徐先生的情谊,赞美长淮的景色,创作了这首诗《长淮谣为徐先生咏》。诗中,诗人描述了淮河、湘江、钱塘江之间的不同景象,展现了行人、孤臣和文人在江边的不同反应,同时写出了徐先生与事无争的生活情趣,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长淮之水青如苔,行人但觉心眼开。
湘江岂无水,鱼腹忠魂埋,但见愁云结雨猿声哀。
浙江岂无水,鸱革漂胥骸,但见潮头怒气如山来。
孤臣词客到江上,何以宽心怀?
长淮之水绕楚流,先生家住淮上头。
黄金万斛浴明月,碧玉一片含清秋。
酒花入面歌一曲,淮上百物无闲愁。
        诗的开篇,诗人写道,淮河水像青苔一样绿,使行人心情愉悦;而湘江愁云密布,忠魂藏鱼腹,钱塘江潮头汹涌,怒气如山。孤臣词客到江边,却不知如何舒缓内心的压力。诗的最后,诗人认为,徐先生长在淮河畔,拥有万斛黄金和一片碧玉,整天唱着歌,欣赏美景,享用美食美酒,没有任何愁绪,这正是诗人想要的生活。
关切兴衰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北宋时期官员、学者、文学家。北宋末年,政治动荡,外敌入侵频繁,诗人经历了多次官职调动和贬谪,内心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在经过淮口时写下了这首诗《淮口作》。诗中,诗人以汴河与淮河交汇口为背景,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对当时社会和国家困境的忧虑和无奈之情,揭示了一个动荡时代的真实面貌,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兴衰的关切:
王畿胡骑满,何地可逃生。
尽室半徒步,有舟无水行。
长淮能见阻,久雨自难晴。
杂立官称在,低头媿国荣。
        在诗中,诗人提到,人们只能步行离开家园,即使有船也无法行驶,长长的淮河成为了阻碍。久雨不停,天空难以放晴,象征着困境的持续和无法改变的局面。诗人还提到了混杂的官员,他们虽然在位,但却愧对国家给予的荣耀,暗示了当时政治腐败和国家衰落的现象。
在宋金疆界:坚定抗金信心
        陆游(1125年~1210年),出生在淮河之畔的盱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政治上主张坚决抗金,望着宋金疆界的古淮水,看到南岸官员寻欢、北岸民不聊生时,不满现状,坚定抗金信心。
        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宋军在符离大败之后,十一月,孝宗诏集廷臣,权衡与金国议和的得失,后达成和议。到了孝宗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此时距下诏议和已十五年了,南宋朝廷不思进取,沉浸在苟安的和平里。此时,诗人来到淮河边的盱眙,站在都梁山上,看到淮河北岸的泗州城,那里已被金人占领多年,而淮河南岸盱眙的宝积山上,却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岁币库”,以大量的金银锦帛、丝绸珍宝作为“贡品”,岁贡金朝,换取一时平安。对此,诗人心中不免愤激难平。眼观咫尺对岸的中原故土,却成了金人之地,怎不叹息成哀,诗人感伤时事便借乐府旧题创作了这首《关山月》:
11.jpeg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豪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兵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诗的开篇,诗人表达了对南宋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谴责,南宋朝廷向金国下求和诏书后,将军虽驻守边境却无法作战,而贵族们却在深宅大院里歌舞享乐,战马肥死、弓弦朽断,这都是南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不顾国家利益的体现。接下来,诗人对边防战士空怀壮志的苦闷和激愤表示同情,由于投降政策,战士们长年驻守戍楼,时光白白流逝,他们只能用笛声传达报国无门的苦闷,明月照着沙场的尸骨,他们进不能杀敌,退不能还乡。诗的最后,诗人对在敌人统治下的北方遗民表达了深切同情,遗民们忍受着被奴役的痛苦,盼望着南宋军队收复故土,却一次次失望而落泪。

        撰稿人孙玉清: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人,淮安市政协、洪泽区政协特聘文史研究员,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洪泽区运河(淮河)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淮安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洪泽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溯源洪泽》编辑部
总  编:夏宝国
副总编:张敏 王海洋 孙玉清 蒋厚健
主办:淮安市洪泽区运河(淮河)文化研究中心 洪泽论坛
出品:洪泽湖大禹诗词研究工作室

1629

主题

3万

帖子

37万

积分

教授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379631
发表于 昨天 09: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移动

17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18Rank: 18

积分
104067
发表于 昨天 09: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发表于 昨天 1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 电信

185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硕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85616
发表于 昨天 10: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 电信

2855

主题

5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硕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73449
发表于 昨天 10: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广电网

1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18Rank: 18

积分
103302
发表于 昨天 11: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移动

1629

主题

3万

帖子

37万

积分

教授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379631
发表于 昨天 15: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2032

主题

3万

帖子

44万

积分

教授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445356
发表于 昨天 19: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电信(全省通用)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