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4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红色锤炼,时代担当”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淮安市洪泽区西顺河镇,围绕“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主题,开展为期一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啦!为祖国点赞,为他们打call!快来和团团一起看看吧! 第一站 参观牡丹园 上午九点,社会实践团抵达大泽天香牡丹园。该园始建于2016年,占地100亩,既是以观赏牡丹为主,油用牡丹、观赏芍药为辅的特色农业园;也是西顺河镇实践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农业供给侧改革,打造生态文明乡村,调优农业结构,发展乡村旅游的创新示范工程。近几年,西顺河镇通过举办牡丹文化艺术节,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每年吸引游客数万人,不仅有效拉动了餐饮、民宿等服务业的发展,而且拓宽了群众致富的渠道,宣扬了西顺河丰韵的文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生态文明、民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二站 参观万荷园 第二站,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镇政府中心向南500米处的西顺河万荷园。园区占地150亩,状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园内育有八大色系、48个品种的荷花,其中不乏名贵的品种,如“九品香水莲”、“王莲”、“印度莲”等。该园是西顺河镇振兴乡村、三产融合、调优农业结构的富民工程,也是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吸引游客20万人次,年生产特色产品白莲子30万斤,解决近两百名贫困家庭人口就业问题,帮助60多户家庭脱贫,实现产值3000余万元,增效40%,大大推动了西顺河镇农业、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第三站 体验渔家风情 欣赏完当地的特色产业,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张福河村,体验了一次独特的渔家风情。张福河村“依湖滨河”,水陆交通便利,是一个典型的原生态渔村。近几年,渔家风情园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生态发展战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三产融合,促进渔业及附属水生农产品增销增收,同时也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随后,社会实践团队乘坐竹筏沿着河道进入了洪泽湖中心,在与渔民交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今年的干旱比较严重,河水水位明显降低,导致大量鱼虾死亡,给渔民带来很大损失。 第四站 调研乡镇企业 由于西顺河镇的芒硝和岩盐资源十分丰富,当地规模较大的企业多为化工企业。因此,我们选择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两家企业——江苏瑞洪盐业有限公司和中盐淮安盐化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调研。这两家企业都是以生产加工元明粉、工业盐、烧碱等产品为主,并且都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与企业相关负责人交流的过程中,主要围绕企业的人才需求、生产效益、发展现状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据了解,江苏瑞洪盐业有限公司每年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纯利润达1500多万元;中盐淮安盐化集团有限公司每年销售收入达6亿元,纯利润达4500万元;该地区每年的工业盐生产份额占全国45%左右。由于企业位于乡镇,地理位置偏远,人才引进有一定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高级技术人员及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通过座谈,我校社会实践团队了解到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与两个企业达成了初步的人才招聘及产学研合作的意向,后期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与学校相关学院进行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企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五站 洪泽区红色教育基地—西顺河二十六烈士陵园, 在纪念馆内,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仔细的听讲解员介绍曾经牺牲在洪泽湖畔烈士的英勇事迹,感受到了烈士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精神。忠魂千古,浩气长存。同学们了解到陵园内共长眠了抗日战争时期124名、解放战争时期297名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67名洪泽县内外籍英烈,但仍有忠魂无故里可归,听到此,同学们不禁对英烈们产生了更为崇高的敬意!随后同学们来到烈士纪念碑前,进行默哀,默哀结束后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响亮的入党宣誓声音回荡在烈士陵园内,表明了同学们牢记入党初心、不忘时代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通过在纪念馆的参观学习,全体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深刻的感受到了在曾经烽火连天的岁月中烈士们所做的伟大牺牲和奉献,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民族的英雄,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研究生,同学们立誓秉其遗志,追其脚步,以英烈精神锤炼自身,担当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