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笔拖欠的3万余元货款,险些让两家长期合作的企业分道扬镳。 2025年9月底,多次催款无果的洪泽某金属制品公司一纸诉状,将合作伙伴苏州某润滑油公司告上法庭。案件事实清楚、标的额不大,且双方合作基础深厚,为实质化解纠纷、护航营商环境,洪泽法院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将案件推送至由区工商联与区法院联合打造的“泽法商事厅”商会调解平台。 这起案件交到了退休法官严刚手中。曾担任民二庭庭长的他,商事审判经验丰富,退休后依然在“泽法商事厅”发挥余热,为企业排忧解难。然而,调解伊始便陷入僵局。苏州某润滑油公司的吴总情绪激动,认为对方尚欠其80个油桶未交付,为区区几万元就将其诉至法院,实属不顾情谊。洪泽某金属公司则满腹委屈,坚称货物早已发出,多次催款无果才无奈起诉。 面对各执一词的局面,严刚并未气馁。他组织双方多次对话,抽丝剥茧,敏锐地将焦点锁定在已离职的业务员小丁身上。然而,小丁早已离职且电话停机,如何联系成了难题。 严刚想到了借助商会的“人缘”优势,遂向洪泽新生代商会会长潘月娥求助。潘会长热心肠、人脉广,恰巧因厂房装修与小丁相识。在她的积极引荐与耐心沟通下,原本回避的小丁最终同意出面协商。 在随后的调解现场,严刚针对小丁因工资补贴问题而侵占货款的行为,详细阐述了劳务纠纷与职务侵占的本质区别,并着重说明了后者可能带来的严重法律后果,让小丁深刻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与风险。与此同时,潘月娥则发挥其亲和力与调解优势,从情理入手,耐心劝导企业方结清与小丁的工资欠款,化解其心结。刚柔并济的调解策略收到奇效。最终,小丁承认错误并同意返还所占货款,苏州某润滑油公司也当场承诺,剩余款项三天内付清。两家企业消除了误会,增进了理解。双方负责人表示经过此番“解难”,未来的合作将更加紧密与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