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洪泽机关幼儿园的校门口总有一个熟悉的身影,蹲下身帮孩子整理被风吹乱的衣领,笑着听他们叽叽喳喳分享“昨晚梦到小恐龙”,口袋里永远装着擦汗的纸巾和鼓励的贴纸。她就是范玉婷,一位在幼教岗位上坚守了十一载的“孩子王”。从青涩教师到如今的副园长,岗位在变,她掌心的温度、眼底的笑意却始终未改——正如她常说的:“教育的秘密,就藏在孩子亮晶晶的眼睛里。” “范老师,您看!蚂蚁在搬饼干渣呢!”转园第一天躲在墙角沉默的小男孩,如今会拉着范玉婷的手蹲在花坛边,指着忙碌的蚁群兴奋地喊。这个曾让家长发愁“不爱说话”的孩子,在她日复一日的陪伴中慢慢敞开心扉:陪他看云朵变成小动物,用树叶拼贴“会飞的房子”。三周后的清晨,孩子主动递给她一幅画:歪歪扭扭的太阳底下,一个大人和小孩手拉手,旁边写着“范妈妈”。 从教这些年,她始终保持着“弯腰的高度”,讲故事时坐在地板上与他们平视,就连批评调皮的孩子,也会蹲下来盯着他的眼睛说:“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这种“蹲下来”的教育,让孩子们把她的怀抱当成最安全的港湾,家长们都说:“把孩子交给她,我们一百个放心。” “小脚丫,胖嘟嘟,我们来给它们起名字......”午后的阅读区里,范玉婷的指尖在绘本《脚指头起名字》上轻轻滑动,就让里面的角色互动起来,这种被称为“纸戏剧”的阅读方式,是她从幼教书籍里学来的“魔法”。为了让阅读更有趣,她把围裙变成“故事舞台”,缝上《咕咚来了》里的兔子、猴子和木瓜,手偶一伸,动物们就在孩子眼前"活"了过来。 最让孩子们着迷的是“绘本剧小导演”活动。她从不规定“应该怎么演”,而是把选择权完全交给孩子。《三只小猪》的房子用积木还是纸箱搭?《小红帽》里的大灰狼要不要戴花围巾?渐渐地,不爱开口的孩子会主动举起手说“我想演太阳公公”,害羞的男孩敢站在舞台中央大声念台词。在她的教室里,阅读不是任务,而是一场充满惊喜的冒险——孩子们带着绘本里的勇气,把心里的话都说成了故事。 2023年接任教育教学园长后,范玉婷第一时间聚焦园所课程优化,坚持深入各班听课调研,细致记录孩子的学习需求与教师教学情况。结合园所实际,她牵头梳理课程方向,逐步形成“基础、在地、生成”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让教学更贴近孩子成长规律。 她深知,教师是课程的“摆渡人”。为了让年轻教师站稳讲台,她定期组织市、区级教研活动,邀请骨干教师分享教学经验;针对年轻教师痛点,设计“师徒结对”计划,由资深教师从教案设计、课堂互动等方面手把手指导。在她推动下,多名教师获区级奖项,园所教学氛围愈发浓厚。 如今的范玉婷,抽屉里还留着第一届学生送的“爱心卡片”,手机相册存满了孩子们的笑脸,巡园时依然会被"范妈妈抱抱"的小手拽住衣角。身兼洪泽区学前教育助理教研员、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等职务的她,最珍视的还是孩子们的称呼,“每次听到他们喊我'范老师',就觉得这十一年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