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育人初心 践行教育使命 在洪泽育才实验学校,有这样一位教师。每天清晨,他的身影会准时出现在食堂,陪住校生一起吃早餐;课间时分,他总在教学楼里穿梭,及时化解学生间的小矛盾;夜晚自习课上,他会逐一巡视班级,直到校园归于宁静才离开。他就是初二级部年级主任、初二(6)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张玉。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行动诠释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校训,成为师生心中最信赖的“引路人”。 作为年级主任和班主任,张玉始终将教学质量和学生管理放在首位,用精细化的工作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地。在教学上,他深耕语文课堂,注重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在表达中成长。他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多次斩获区教学成果特等奖,班级连续三年被评为“区优秀班集体”。区“优秀班主任”、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更是对他教学能力的认可。 张玉聚焦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制定“每日常规检查清单”:早读时逐班查看朗读状态,课堂上随机推门听课,课后组织教师研讨教学难点。“以前总有学生上课走神,现在课前准备、课堂互动都规范多了。”在他的带动下,年级整体学风持续优化,学生作业完成率、课堂参与度均有明显提升。 “教育是良心活,要对得起每一个孩子。”张玉把师德师风作为立身之本。“张老师就像我们的‘老大哥’。”学生小林说,“有次我和爸爸吵架,他教我怎么和家长沟通,还悄悄给我爸爸打了电话,后来我们再也没红过脸。”他不仅关心学生,也常和同事交流教学心得,发现教师们普遍反映“批改作业时间不够”,便向学校建议增加集体备课时间,调整作业设计,让教师有更多精力关注课堂效率。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张玉的教育准则。他格外关注特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家访,把温暖送到学生家里。班级里有一对双胞胎姐妹,父亲独自抚养五口人,生活拮据。第一次家访时,张玉看到姐妹俩共用一张旧书桌,课本边角都磨破了,却依然整齐地包着书皮。“这两个孩子眼里有光,不能让贫困挡住她们的路。”他暗下决心。接下来的两年里,他几乎每月都去家访,有时帮家长分析孩子的学习情况,更多时候是听姐妹俩讲学校的趣事。他向学校领导详细汇报情况,协助申请贫困资助,减免了姐妹俩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得知姐妹俩因家庭情况有些自卑,他每天课间找她们聊天,鼓励她们参加班级活动,还让她们担任语文课代表,增强自信心。如今,双胞胎姐妹脸上笑容多了,学习成绩从班级中游稳步提升到年级前列,先后被评为“五好少年”。 “教育不只是教知识,更要育品格。”张玉始终推崇“承担责任、快乐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她在班里开展“责任小岗位”活动,有的学生负责整理图书角,有的管理绿植,有的监督课间纪律。“以前总觉得班级事务是老师的事,现在才知道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在他的带领下,初二(6)班形成了“勤学善思、团结向上”的班风。 从课堂上的谆谆教诲,到生活中的无微不至,张玉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他说:“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我愿做那个陪学生慢慢成长的人。”这份朴素的心愿,正是他最美的育人注脚。转载来源:洪泽教体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