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龙太极院府内拳结业典礼圆满举行。初秋时节,暑气未消,却挡不住武术爱好者的热情。在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特殊时刻,洪泽区成龙太极院于东三街田园酒店二楼灯壁辉煌的大厅内,隆重举办杨式府内派32式养生太极拳第一期培训班结业典礼。来自太极院的领导、师傅、师兄弟姐妹们欢聚一堂,以精彩纷呈的表演、情真意切的交流,为这段46天的习武旅程画上圆满句号,更以“弘扬抗战精神,传承武术瑰宝,为强魂健魄而筑梦太极”为主旨,开启传统武术传承的新征程。
典礼伊始,全体人员肃立奏唱国歌,激昂的旋律中,家国情怀与武术人的精气神相互交融,为整场活动奠定庄重而热烈的基调。
随后,成龙太极院院长吕成龙登台致辞,他声如洪钟,神采奕奕,一开口便引来全场瞩目。吕院长首先向圆满结业的道友们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关心太极院发展的洪泽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殷立新会长致以崇高敬意,更向蒋德红、仲维芬等为团队义务服务的同修们表达诚挚感谢。在谈及杨式府内派太极拳时,吕院长眼中满是珍视。他介绍,这门功夫源自杨露禅王府秘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内家拳的上乘功法,深受皇家文化浸润,蕴含着悠久历史与深厚内涵。"过去46天,大家虽辛苦却充实,进步显著、收获颇丰。”吕院长动情回忆培训时光,既肯定了学员们在动作技能上的提升----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增强,肌肉力量与耐力进阶,更强调大家对太极哲学思想的领悟:“府内派太极拳讲究"柔中带刚"阴阳调和","以柔克刚"不仅是拳术原理,更是处事做人的智慧。面对困难时,以柔软心态调整心境,方能寻得解决之道。”他寄语学员,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希望大家将太极精神融入生活,持续精进,追求自我完善。一番话语情真意切,既有太极大师的风范,又含为人处世的真谛,令在场众人深受触动,掌声经久不息。
致辞过后,典礼进入最引人瞩目的表演环节,传统武术与多元文艺在此刻碰撞出绚丽火花。仲维芬、蒋德红、蒋德晴、高翠兰四位道友率先登场,带来府内拳演示。她们身法轻盈,一招一式间尽显松沉、绵软、浑厚的劲力,将46天的学成果展现得淋漓尽致,精妙绝伦的表演引得台下掌声阵阵。
紧接着,各类节目轮番上演,亮点纷呈:陶红、唐红、顾德俊、邱德华、杨淑英、韦广英等舞蹈《娥曼》,舞姿优美,韵味十足。
吴芳、高翠兰、高风琴三人的太极球表演,动作娴熟流畅,尽显太极灵动之美。
楚玉喜、邱德华、严慧兰演绎的63剑,剑光闪烁间,刚柔并济,尽显剑术风采。
蒋德红老师的无极球表演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小高潮。红球在他手中翻滚流转,功架精湛,正如主持人所言:"一生一二生二,三生万物,乃为有极生无极,衍生无极球,出神入化,梦幻在柔力球中,美和韵共生,飘逸在神仙般瑶境里,堪称艺术享受!”
此外,冯翼带来的诗朗诵(作者陈传银)声如银铃,沁入心脾,一旁严慧兰、孙金等协助、陈传银配合的书法表演笔走龙蛇,墨香四溢,文韵与武风完美交融。
汪友全演唱的黄梅戏韵味醇厚,勾起台下观众的经典记忆。
孟庆林用萨克斯吹奏的《十送红军》悠扬动听,旋律中满含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呼应着抗战胜利纪念的时代背景。
赵爱平、戈芳的水兵舞活力四射,点燃全场欢笑。
张素珍的龙行剑(游龙剑)表演,剑光如游龙翩跹,气势十足。
鹿玉萍、夏家珍的太极毛笔表演,绵柔似水又稳如钟,“笔下生花”间尽显太极与书法的共通之妙。
赵金成老先生演绎的陈式十八精要,真可谓刚柔并济、形神合一!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尽显太极底蕴之深厚;动静之间气韵磅礴,犹见数十年功力之凝练。观之如品醇茗,愈觉韵味悠长,既得传统精髓,又展宗师风范,令人叹为观止!。
整场典礼还特别邀请了多位嘉宾莅临,洪泽区财政局张局长、江苏轩扬纸业有限公司李董事长,以及洪泽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太极拳协会、太极养生协会、太极研究会的多位会长、秘书长出席,为活动增添了更多光彩。
(主持人:沈月亮、蒋德晴)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温故而知新”,正如主持人所言,这场结业典礼没有结束语,只有新征程。46天的培训,学员们不仅习得武术技能,更收获了朋义之交与团队精神,在相互鼓励、彼此帮助中凝聚起传承传统武术的力量。未来,他们将带着对太极文化的热爱,继续深耕武道,以强魂健魄之姿,让杨式府内派太极拳这一文化瑰宝焕发更多生机,在新的起点上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摄影、文字:陈幼实 审核:吕成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