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两三个月没去蒋坝了,但是心里一直在关注着蒋坝。8月22日上午,从《洪泽发布》里得知:“茉莉花开·缤纷夏日”淮安市青年歌手风采展示暨惠民演出活动,将于当晚7:00在蒋坝古戏台上举行。这样的盛会怎能错过,我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当天下午3:00驱车前往蒋坝,一心只想早些奔赴那方古戏台。
走近蒋坝古戏台,黑瓦、白墙、飞檐的画面立即映入眼帘,戏台顶上“蒋壩”二字中的“壩”看上去那么厚重、那么霸气、那么个性。戏台前,200多张白色塑料座椅像列队的士兵般整齐排列,静静候着看客。目光掠过座椅,才发觉平日里熟视无睹的银杏广场地面,竟藏着不少玄机。
广场中央,一个大大的“福”字被七层同心圆层层环抱,像极了蒋坝人心里对美好生活的珍视与守护。临街的地段,十六个鼓形石墩稳稳立着,不高不矮,恰好把广场与街道温柔地划分开来。它们围而不隔,留出空隙让行人自如进出,既守住了广场的宁静,又不挡着烟火气的流通。
广场南北侧各有一条长约28米、宽约80厘米,由十多块石块拼接而成的图案。那图案小而众多,一个连着一个,乍看像飘曳的祥云,细看又似发亮的银元,让人猜不透究竟是什么。问了几位当地的蒋坝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笑着摆手:“是什么图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蒋坝人心里,都盼着日子过得安康富庶。”
话音一落,我心里豁然一亮,不由得深深折服,那一刻,我好像也找到了繁华富庶蒋坝背后的答案。
开场舞蹈后的第一个节目便是女声独唱《美丽的洪泽湖》,从节目编排中可见,赞美洪泽湖是本次活动的重要主题。
不知什么原因,这首歌我听了许多遍,却百听不厌。每当音乐响起,总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旋律沉浸其中,从头到尾都洋溢着自信和快乐。而今在蒋坝,在洪泽湖畔聆听,更添了几分期待。
走上舞台的是一位端庄大气的女性,身着粉红色的连衣裙,裙摆随着晚风轻轻摆动,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只一眼,我便凭借那熟悉的身影,迅速猜出她是洪泽湖高级中学音乐教师汤艳。这是一位湖边出生、湖边长大,大学毕业后又回到洪泽工作的洪泽湖畔姑娘。今天她站在蒋坝、站在洪泽湖边唱《美丽的洪泽湖》,再恰当不过了。
伴奏悠然响起,她的歌声如潺潺溪流般淌出,那嗓音清脆且饱含深情,如数家珍似的唱出了洪泽湖的美丽富饶。
演唱中她的把控能力特别强。高音处,嘹亮而不失婉转,将洪泽湖辽阔的湖面、高远的天空演绎得淋漓尽致;低音时,又仿若湖水轻抚堤岸,轻柔细腻,诉说着洪泽湖悠悠的历史与故事。
大屏背景不停变换着,印证了歌曲里每一句歌词。汤艳的歌声借着电声设备,穿越了人群,飞过了古镇,飞向了一望无际的洪泽湖。
我站在人群中,看着台上那个熟悉的身影,听着耳边响起的热烈掌声,突然明白,这首歌之所以动人,不仅是因为旋律优美,更是因为每个洪泽人都在歌词里,看到了自己深爱着的家乡。
《心动洪泽》是近年来我听过的赞美洪泽最美的一首歌。那是 2023年9月28日,第18届中国洪泽湖大闸蟹节开幕式上我听到的这首歌,一开唱就深深地吸引了我。那曲调清新流畅,直击人心;那歌词简洁、深情,字字都裹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自那以后,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在耳畔响起,心里总是暖洋洋的,滋生出对家乡洪泽浓浓的爱。
没想到今天的晚会,再次唱响这首歌。更令人意外的是,今天主唱这首歌的歌手竟是我在东双沟镇工作期间的同事周晓蕾。她现任东双沟镇社事办副主任,专门从事东双沟镇文化宣传工作。她虽非万众瞩目的当红歌星,却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每次登台总能以最真诚的演绎带来惊喜。
歌曲的开篇,竟如精心铺展的文章开头一般,四句铿锵有力的排比句如潮头奔涌,调子激昂地拔起,带着一股子亮堂的劲儿直上云霄,而后又缓缓地落下,化作一声缱绻的《心动洪泽》。引子一过,旋律便如翻开的画卷,细细数起洪泽的美:老街、铁牛、古堤等处处是动人的景色;菱藕、螃蟹、小鱼锅贴等餐餐是诱人的味道。
周晓蕾身着淡粉色礼服站在舞台中央,身姿挺拔却不张扬。她的舞台风格自带着一份沉稳与大气,又不失自然亲和。每一个动作恰到好处地应和着旋律的起伏。她把水乡的美、女性的美、时代的美揉进演唱里,让人不知不觉便沉醉其中。台下的观众目光追随着她,仿佛在她的表演里,真的触摸到了洪泽的魂,感受到了那份让人心动的力量。
看着台上的年轻人活力四射的表演,六十多岁的我心中不免泛起一丝伤感,感叹回不去的年代。然而冯佳、翟茜倩、胡名鸿、张婷玉四位艺术青年表演的《80年代舞蹈串烧》却让我迅速振奋起来。
舞台上灯光渐亮,当那串刻进骨子里的旋律流淌而出,一瞬间我仿佛被拉回了那个激情澎湃的20世纪80年代。那些伴随青春成长的歌与舞, 对我们这代人而言,早已不是简单的娱乐,而是盛满岁月温度的记忆容器。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被十年“文化大革命”压抑许久的人性终于得到释放 ,音乐与舞蹈成了最炽热的表达方式,年轻人以长头发、喇叭裤、黑眼镜、盒式收录机为时尚标志,走在街头巷尾,处处彰显着青春的活力与个性。
此刻,四位苗条、柔软、靓丽的女子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她们的动作灵活流畅,与音乐的节拍配合得恰到好处,将每一首歌曲都变成了跳动的音符,把歌曲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歌曲一首接一首变换,就像蒋坝镇上一道道诱人的美食被端上桌来。《秒针》《失恋阵线联盟》《护花使者》《卡拉永远OK》,这些跨越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旋律,每一曲都激荡人心,每一段都能勾连起层层叠叠的青春碎片。
经典永不过时,正如二胡独奏《赛马》所展现的艺术魅力。
这是一位名叫靳薇弘的年轻乐手,身穿紫红色的晚礼服,手扶二胡。背景音乐一响,她的天赋和才能便立刻展现出来。无论是气宇轩昂的赛手,还是奔腾嘶鸣的骏马,都被二胡的旋律表现得惟妙惟肖。
初时弓法徐缓,指尖在千金线下轻揉慢滑,低音区的颤音似马蹄踏过软草,哒哒声从远而近。忽然,她手腕一沉,弓速陡然加快,内弦与外弦快速交替,“噔噔噔”的节奏里,琴音骤然拔高,像奔马突然扬起前蹄。看她左手在弦上翻飞如蝶,按、滑、颤、揉间,赛马场的尘烟仿佛从琴弦里涌出来:鬃毛飞扬的骏马、挥鞭的骑手,全在两根弦上活了。
最后一个滑音收得利落,余韵还绕着梁木,掌声已轰然炸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次淮安市青年歌手惠民演出活动在蒋坝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全体演职人员、会务人员心血的凝聚,更是一次文艺为民的成功实践。这场演出不是终点,而是艺术扎根基层的新开端,相信未来有更多的文艺活动扎根基层,让艺术之花处处绽放。
图文:韩夕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