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见过许多次义诊,却没见过几乎把整个医院都搬出来的义诊。2025年8月19日,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洪泽区人民医院组织24个科室100多名医护人员来到洪泽湖欢乐广场集体摆摊义诊,为这秋日平添了一缕直抵人心的温度与善意。
晚上六点多钟,洪泽湖欢乐广场上就已经人头攒动。远远望去,一排长长的义诊台排列在广场南侧,条桌一张挨着一张。每张条桌上都立着醒目的科室牌,有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科、肿瘤科、儿科、骨科、疼痛科、康复科等。这么全的科室,这么多的医生,宛如一座临时搭建的“露天医院”。
医护人员早早地就来到了现场,有条不紊地布置着各自的摊位。他们将听诊器、血压计、康复仪等医疗器械一一摆放整齐,穿着白大褂的他们的身影,在人群中格外显眼,成为了广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摊位西侧,眼科主任李素美正在悬挂标准对数视力表。
我最近眼睛有些发花,想测测视力情况。我问李主任距离多少米观看,她告诉我5米。我向南跨了约5米,掉头向视力表望去。左右眼分别看到标准对数视力表第十排,我再看下一排,那几个模糊不清的E字像被水汽糊了一层,辨不清朝向。我向李主任提出了疑问,李主任说:“正常1.0,您现在0.8稍微差一点,具体问题现场测下。”
操作验光仪的姚医生早把机器调好了,笑着说:“来,您坐这儿。”
坐在验光仪前的我第一次走进这个特殊的视界,看到了一个橘红色的氢气球。随着仪器视距的不断调整,我的眼睛健康情况迅速被测出来了:“双眼老花150度,右眼散光125度,左眼散光200度。”问题严不严重,我心里没底,李主任似乎看出了我的焦虑,她说:“您这么大年纪的眼睛出现这种情况算是比较正常。” 她的话像块海绵把我悬着的心稳稳接住了。可还没等我松口气,她又补了句,语气认真起来:“不过平时要加强对眼睛的保护,一定要少看手机、电脑,否则肯定不利于眼睛健康。”原本有些困惑的我,终于对自己的眼睛健康情况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心内科的诊台前,队伍排起了长龙,患者就诊的椅子上一人刚走,一人又顶了上来。看诊的医生看上去五十多岁,头发有些花白,脸上不断冒着汗珠。从他的面容、言语、气质及就诊的人数看,想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受患者欢迎的专家。
“听说今天人民医院的专家来广场义诊,吃过饭我就急忙赶过来了,没想到今天正好碰到了心内科刘日广主任。”楚奶奶拿着病历本,脸上带着笑容,期待着听取专家的意见。
轮到楚奶奶了,刘主任立即想起了过去的一件事。去年她以为自己得了胆结石来洪泽区人民医院就诊,没想到还未就诊就倒地不起,随即刘主任等同事对她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和电除颤,终于把楚奶奶从生死边缘抢救过来了,后来专家会诊单上的结论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正因那天楚奶奶在医院发病被及时救治,这段经历成了医患间共同的记忆。楚奶奶说:“刘主任,最近胸口堵得特别厉害,走路喘得十分难受。”因为对她的病情十分了解,刘主任直接问:“尼可地尔片最近吃没吃?”“没吃。”楚奶奶回应道。听到这,刘主任语气立即严肃起来:“你可不能停啊!这药对你有特别疗效,不能拿自己生命开玩笑啊。同时,你又患糖尿病,糖尿病是百病之首,更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你平时要注意饮食、按时吃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刘主任不放心,又告诉楚奶奶:“单月每周三上午我在老县医院上门诊,你可以来找我。”刘主任一席话语重心长,重似千斤,让楚奶奶迅速清醒起来。
一旁的洪泽区人民医院宣传科负责人张晓的一席话既让我触目惊心,又让我十分敬佩,她说:“现在心脑血管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还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过去是“老年病”,现在三四十岁突发心梗、脑梗的病例已不罕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甚至有些疾病(如糖尿病)早期干预是有望逆转的。我们必须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管住嘴、迈开腿、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定期体检、关注血脂血糖等,让自己成为维护健康的主人。”
中医科诊台前人群十分拥挤,不少年轻人对传统中医文化的认同越来越深。
一位年轻女子一言不发地坐在诊椅上,她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希望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准确判断自己的病情。只见主任中医师厉有卫三指搭在女孩的手腕上,一会儿心中有数了,他叫女子把舌苔伸出来看看,他对女子说出了自己的判断:“你这是脾虚、湿气重、乏力,影响睡眠,治疗方案是健脾养心,补气祛湿。”厉主任的准确判断迅速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女子急切地问:“厉主任,您什么时候坐诊?我想找您接着看。”“我周一到周五都在门诊,直接来中医科找我就行。”
女子忽然有了新想法,连忙说:“那请您现在就给我开个方子吧。” 厉主任应声拿起笔,取过一张处方笺,笔尖在纸上沙沙游走,很快写下一方药剂:白术、太子参、当归、泽泻、苍术…… 足足十三味药,君臣佐使,搭配得条理分明。
我问她为什么看中医,她笑着扬了扬手里的处方笺:“你是没瞧见,就那么一搭脉,我哪儿不舒服、是什么毛病,全给说中了。中医太神奇了,真是不得不信啊。”
义诊现场既有坐诊多年、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也有刚走出校门、眼神里带着青涩却藏不住热忱的年轻医者。在康复理疗区,我看到参加工作一个多月的推拿专业硕士毕业生司婉婉,这是她第一次参加义诊。
一位身患颈椎病的老奶奶坐在椅子上,脸上写满了痛苦。司婉婉来了,老奶奶好像看到了希望,说:“姑娘,我这颈椎疼了好多年,以前是雨天重一点,现在好天雨天一个样,疼得头都无法转动。” 司婉婉温和地回应道:“奶奶别担心,我来试试。” 她手持银针,熟练而精准地将银针刺入风池、大椎、手三里、曲池和合谷穴等多个穴位。室外灯光略暗,旁边一位志愿者立刻举起手机,调亮手电筒,光束稳稳落在穴位上,也照亮了司婉婉专注的侧脸。
随着银针一根根刺入,老奶奶的表情逐渐舒缓,“好像没那么疼了。” 老奶奶试探着轻轻转动脖子,先是一小寸,再是半圈,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真的轻松多了!”司婉婉微笑着说:“针灸就是通过刺激穴位,来疏通经络,缓解疼痛。如果多坚持几次,效果会更好。但病靠三分治、七分养,平时要保持正确姿势、适度活动锻炼、避免颈部受凉,合理选择枕头、减少颈部损伤风险。”老奶奶连忙说“好,好。”
洪泽区人民医院的负责人表示: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组织这样一次大规模的义诊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庆祝医师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的健康问题,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
秋风依旧吹拂着洪泽湖欢乐广场,义诊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医护人员们带来的温暖和关爱却留在了每个人的心中。这场特别的“摆摊”义诊,不仅是洪泽区人民医院对医师节的最好庆祝,更是守护一方百姓健康、践行医者初心的生动诠释。
文:韩夕玉 图:崔德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