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7月22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7名青年学子赴淮安洪泽,开展为期四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四天虽短,却丈量了洪泽区的文化厚度、基层温度与信仰高度。这支由本科生博士生组成的实践团,用脚步诠释着“知行合一”的北大精神,也为洪泽留下了一串青春注脚。 7月19日下午,实践团前往淮安方特红色主题乐园,深入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和新中国建设的峥嵘岁月。 7月20日上午,实践团赴洪泽中学开展“北大学长交流分享会”。来自北大不同专业的学长学姐分享了高效学习方法,从"如何构建知识框架"到"错题本的妙用",再到"碎片化时间管理",每一个实用技巧都让在场学生频频点头。分享会上,北大学子还通过展示北大校园生活视频、讲述自己参与科研项目和国际交流的经历,为洪泽学子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窗口。 循大湖水韵,探文旅融合 7月20日下午,在古堰风景区,实践团成员参观金堤永固、洪泽湖碑、周桥大塘等特色景点,深刻感受到古堰风景区优美的自然风景,深刻的人文气息,浓厚的历史韵律。 在蒋坝镇,实践团走进老街,感受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对“乡村振兴”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体会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刻内涵。 7月20日晚上,实践团在蒋坝银杏广场观看苏超比赛,广场上人声鼎沸,在球进的那一刻,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学子们也被这氛围感染,不断为苏超喝彩。 7月21日上午,在白马湖畔,实践团领略优美的自然风光,湖中三岛风景秀美,人与动物和谐生存,“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这一句话在白马湖得到具体的表现。 探产业活力,承渔鼓风情 7月21日下午,实践团抵达洪泽生态经济示范园。通过参观展厅和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对于洪泽区地方产业发展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在洪泽区文化中心,实践团跟随国家非遗渔鼓舞传承人系统学习非遗项目,了解渔鼓舞的起源,发展,保护和传承,领略到了传统非遗项目的魅力所在,直观地感受到洪泽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发展。 循总理足迹,传家国情怀 弘扬伟人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在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实践团参观了恩来干部学院、并瞻仰周恩来纪念馆和故居,追寻总理足迹,感悟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使命担当。在周总理汉白玉坐像前,学子们庄重鞠躬,表达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下一步,洪泽团区委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搭建青年人才与地方发展融合的常态化平台,优化服务环境,护航青少年成长。 转载来源:青春洪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