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水利基层一线37年,用脚步丈量洪泽湖,足迹遍布2市6县(区);潜心研究水利工作,获国家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8件、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创新奖2项;荣获“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十大河湖卫士”等称号。他就是张敏,现任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湖泊监管科科长。 洪泽湖是淮河流域特别重要的防洪水库,也是南水北调重要的调蓄水库,水域辽阔,管理难度大。1988年7月,张敏来到三河闸管理所,从此与洪泽湖结下不解之缘,1780平方公里的洪泽湖湖面和521公里湖岸线就是张敏工作的主阵地。他与同事每月要全湖巡查两遍,多年下来,他闭着眼都能清晰地说出每一个湖湾、港汊、滩地的名字和位置,被同事称为洪泽湖“活坐标”。 2014年7月,省水利厅下达2012-2014年度洪泽湖蓄水范围线内遥感监测影像现场核查任务,要求在8月中旬完成700余处变化点现场核查工作。面对紧急任务,张敏坚持每点必到,组织沿湖2市6县(区)湖泊管理人员每天天不亮赶到现场,认真核查,中午在湖区简单吃点,下午继续奋战,直到天黑才下班。 2012年起,省水利厅对洪泽湖违法圈圩进行大规模清障。那段时间,张敏和同事们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阴晴雨雪,都是“白加黑”“雨加晴”“五加二”深入洪泽湖清障一线,对清障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协调解决清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洪泽湖退圩还湖是省政府批复的重点任务。张敏和同事们一起深入湖区,现场指导清退施工,严把退圩标准,严格验收标准,2018至2024年,洪泽湖累计退圩26万亩,扩大湖区自由水面172平方公里,增加了调蓄库容,为洪泽湖周边县(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水生态修复是洪泽湖治理保护的重点之一。2021至2025年,洪泽湖周边实施20多个生态修复项目。作为项目方案审查组组长的张敏,全程跟踪指导与监管项目实施,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的同时,也有效维护了湖泊生态健康。 洪泽湖面积大、岸线长,湖湾、港汊、浅滩密布,进入湖区面对茫茫水面,如何及时发现、制止湖区违法行为,是洪泽湖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张敏积极探索湖泊管理的有效机制,推动洪泽湖实施网格化管理,同科研单位编绘洪泽湖网格图,牵头制定《洪泽湖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和配套的四个制度,联系沿湖2市6县(区),落实网格责任人,在全国率先实行湖泊网格化管理模式,该经验被写入中办国办《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在全国推广。 为了解决水质监测中疑难问题,张敏积极开展涉湖项目研究,和同事一起发明了石墨烯修饰电极检测水质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洪泽湖渔民转产上岸路径研究》和《洪泽湖网格信息化平台研究》两项研究成果获江苏省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 37年来,张敏把根深深扎进这片土地,把爱满满洒向这泓湖水,把情默默献给这方水利,为洪泽湖美丽清纯筑起一道守护屏障。 - END - 转载来源:洪泽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