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感谢封磊帮助他们弥补了寻亲的遗憾,赵女士的弟弟赵先生将一面绣有“寻亲之路暖人心,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锦旗送到封磊手中。“这面锦旗不仅是给我的,更是给所有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的民警。”封磊说。
跨越半世纪的牵挂 “如果没有曹姐姐当年的帮助,我们姐弟俩可能早就撑不下去了……”近日,65岁的南京市民赵女士握着淮安市公安局洪泽分局黄集派出所民警封磊的手,眼中泛起泪光。一场跨越50年的感恩寻亲之旅,在民警的温情助力下,终以双向奔赴的感动画上圆满句号。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70年代中,20岁的赵女士与弟弟辗转至南京打工,但天不遂人愿,赵女士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两人在南京举目无亲、生计艰难。就在姐弟俩濒临绝境时,一位姓曹的好心人向他们敞开了家门。“她也是在南京打工的,在自己生活困难的时候还让我们住在家里,给我们做饭,一住就是四个月。”赵女士回忆,曹姐姐总说:“出门在外不容易”,用朴实的关怀撑起了姐弟俩的天空。此后,双方因各自生活变迁失去联系,但那句“等我们以后安顿好一定要找到恩人”的约定,始终在姐弟俩心中萦绕。如今,二人在南京事业有成,年近古稀的赵女士带着“姓曹、黄集娄赵人、丈夫姓郭”的零星线索,踏上了寻恩之路。 民警化身“寻亲桥梁” 面对半个世纪的时光鸿沟,仅有模糊的地域信息,寻亲难度可想而知。但民警封磊被这份跨越岁月的情谊深深打动:“群众的心愿,就是我们的责任。”他迅速联系娄赵村村干部,在村群发布协寻信息,发动村小组长,走访村中老人,翻查历史户籍档案,逐一比对符合条件的曹姓家庭。“那一天打了几十通电话,跑了几十户人家,就怕漏掉任何一个可能。”封磊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天下午,当封磊敲响曹女士的家门,提及那段往事时,68岁的老人眼眶瞬间湿润:“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他们还记着……”原来,曹女士当年看着赵女士年纪和她差不多,还要拉扯一个15岁的弟弟,就想着帮他们一把,从未想过回报。现如今这份深藏心底的善意,在岁月沉淀后更显温暖。 传递跨越时空的温暖 征得曹女士的同意后,封磊安排两位老人在黄集派出所接待室里见面。两位古稀老人相望而泣,“曹姐姐,您的恩情我们一直没有忘,您别怪我们现在才来……”曹女士哽咽地回应道:“只要你们过得好,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没有华丽的辞藻,唯有紧握的双手和流淌的热泪,诉说着50年未曾褪色的深情。 转载来源:平安洪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