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江苏法治报》报道洪泽法院“书香法院”文化建设纪实。 依水而兴,借湖得名,坐落于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东畔的淮安市洪泽区法院,深挖洪泽湖“水”文化,融合“法”文化精髓要义,着力推进司法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培元、育人、聚力”功能,努力培养学习型法官,打造学习型法院,全面展示新时代人民法院良好风貌。 随着学习型法院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洪泽法院干警队伍面貌焕然一新,审判体系建设和审判能力有效提升,2024年,洪泽法院调解率、审限内结案率等5项重点指标位于全省前十;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成果显著,“精品工程”佳绩亮眼,2024年,中标省法院重点调研课题,9个案例、13篇论文获省级以上表彰;员额法官、法官助理队伍人才济济,“优+诉服之星”“优秀青年志愿者”“办案之星”喜报频传,一代代法院干警博学笃志,勤勉务实,风华正茂,朝气蓬勃,正怀满腔热血扎根司法事业,奔赴伟大梦想。 以文培元,学思践悟筑牢思想根基
“一条游船,劈开了南湖的波浪,十几个热血青年在运筹一个红色的理想……”1月24日,在主题为“诵党史经典·养浩然正气”的“悦读悦享”读书分享会上,来自洪泽法院的15名青年干警代表,立足本职岗位谈体会、立足法治梦想谈思考、立足司法实践谈未来。
洪泽法院坚持以书育人、以文化人,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打造“书香法院”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和青年干警培养工作中,作为提升干警能力素质的重要抓手,引导干警勤学、善思、笃行。 “书香法院建设,对于提高干警个人修养、提升专业水平、服务审判事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洪泽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徐冬然激励干警,“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通过读书自我充电,紧跟时代步伐,争做学习型法院人才。”
洪泽法院通过以上率下,院长荐书、座谈交流、读书分享会、大讲坛、师徒结对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坚持以学习型法院建设为抓手,遵循贴近法官、贴近审判、贴近实践的原则,全方位发动、大力度推进,构建便捷多元的阅读阵地,把学习型法院建设落实到法院工作的各个方面。 近三年来,洪泽法院先后开展各类读书交流、培训等活动近50场次,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法院蔚然成风。洪泽法院多名干警的读书心得入选《法官之友》等。 以文育人,内外兼修锻造队伍尖兵
为打造一支过硬的法院队伍,洪泽法院把育人作为法院工作长远发展的基础,注重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提升干警思想境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近年来,洪泽法院大力实施调研人才倍增计划,将全院40余名青年干警纳入人才库,实行每月一集中、每次一议题,积极邀请上级法院法官、法学院校专家对青年干警就审判业务知识、学术论文撰写、重点信息选题、新闻宣传策划等进行专题辅导,青年干警对论文、信息、典型案例等进行探讨,既谈理论知识,又谈个人观点、办案体会,进行一次次的思想碰撞、头脑风暴。青年干警从以往的“单打独斗”变成了现在的“互相交流”。
“作为法院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文化建设既为我们青年干警学习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为我们实现理想、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刚刚被表彰为“全省法院表现突出的调研人才库人员”的鲁海军有感而发。 此外,为了丰富干警精神文化生活,该院成立首个兴趣社团——“湖畔法语”法研社,组建调研、体育、文艺3个文体兴趣小组,每季度开展一次主题活动,让青年干警更有归属感。 以文聚力,阵地建设赋能审执工作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公平正义行;风一更,雪一更,无雨无阻执行路……”在全院十大工匠颁奖典礼上,青年干警任蕾深情地讲述了洪泽法院十名工匠的先进事迹。 这仅是洪泽法院不断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全力打造“书香法院”的一个缩影。
“书香法院”建设的“软”实力离不开“硬”件的支持。2023年12月5日,洪泽法院与区图书馆签订共建合作协议,精心打造的“鉴心书舍”正式揭牌启用,书舍占地200平方米,图书3000余册,累计配置红色教育、法律知识、廉洁故事、经典名著、历史文化、现代文学、家风家教等多种类别书刊十余册。
一排排崭新的书架整齐排列、一张张阅读桌椅井然有序,书籍、报刊琳琅满目,整齐的书架,整洁舒适的阅读环境,让广大干警在感受阅读魅力的同时实现自我充电。不仅如此,洪泽法院还将“图书室”装进干警口袋,通过门户网站,升级开通数字图书馆,干警们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免费查阅各类电子图书。 “我们通过强化阵地基础‘硬实力’与营造书香法院建设‘软实力’,大力推进模范机关创建、清廉机关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洪泽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蒋永连说。 洪泽法院还积极打造党建活动室、法院文化长廊、院史陈列室等场所,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浓厚文化氛围,让干警有学习的“心灵驿站”,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汲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髓,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转载来源:洪泽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