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在洪泽区商业圈中,会稽山黄酒经销商王宝艳在创业道路上,同样面临着多次的抉择,在舍与得之间作出了明智而理性的选择,在竞争激烈的洪泽白酒市场中开拓出一片属于会稽山黄酒的独特天地。
王宝艳,洪泽区老子山镇书院社区人。1998年6月高中毕业,毕业后曾从事过财务、销售、管理等工作。
初见王宝艳,那是2月11日一个春雨霏霏的午后。走进位于杜甫广厦小区北门东侧的会稽山黄酒品牌形象店,只见展柜里会稽山黄酒整齐摆放,散发着古朴而醇厚的气息。在这酒香萦绕中,王宝艳始终绽放着快乐的笑容,有条不紊地与客户交流。那笑容毫无保留,从心底蔓延至眼角眉梢。她的眼神里,透着善良与热情,根本寻不见一丝商人惯有的精明与算计,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待人的真诚。
王宝艳踏入黄酒销售行业,看似偶然,实则必然。2015年8月,彼时的她有一份安稳的工作,然而,她不愿让大量业余时间白白流逝,总想着在工作之余开拓新的赛道提升自我。一次偶然的契机,经营黄酒的念头在她心底悄然萌生。这个想法并非空穴来风。早些年,她曾在杭州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对会稽山黄酒的深厚底蕴和卓越品质了如指掌。同时,她敏锐地察觉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养生观念日益增强,而会稽山黄酒低度养生、大品牌的产品,未来市场肯定会越来越广阔。
2017年9月,利用下班时间,王宝艳初涉销售领域。
那时洪泽的黄酒市场,宛如一片沉寂的湖面。本地人长期形成的酒水消费习惯根深蒂固,白酒和啤酒在市场上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会稽山黄酒品牌在洪泽区并不为大众熟知,想要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打开市场,谈何容易。
对于销售与市场,王宝艳有着自己独特的营销理念,她认为做生意和做人一样都得“用心”,做生意不能做一锤子买卖,要秉持长远的目光,同时,要先懂得舍,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她决定用三到四年的时间把经营的利润全部用于培育市场做品牌宣传。
她深知这是一场需要耐心与毅力的持久战,从零开始,狠下功夫,迎难而上。她挨家挨户地拜访当地的餐馆、超市和酒店,向他们介绍产品。为了让新合作店家没有后顾之忧,她总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替客户着想,按销量结算、包调换、不开店则包退货等,来减少客户的销售顾虑,从而增加客户的销售信心。她还经常订制一些围裙、笔、打火机等常用物品不定时免费送给客户,同时,她将利润最大限度地让利给合作店家和顾客,实现厂家、店家、顾客的三赢局面。不仅如此,王宝艳还将目光投向了各类社会组织,积极主动与洪泽区餐饮协会、健身协会、洪泽论坛、老年协会等取得联系,在他们举办年会或重大活动时,慷慨赞助会稽山黄酒。每至教师节、护士节、重阳节等节日,只要相关特定顾客踏入她的店门,便能获赠一瓶会稽山黄酒。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特殊群体的一份敬意,更是一种巧妙的宣传方式,让更多的洪泽人民知道会稽山黄酒,品尝到黄酒的美味。
在做市场推广的日子里也饱含着汗水与不易。遇到宴会上产品突然短缺,为避免影响顾客的饮酒体验,她会立刻放下碗筷,骑着电动车第一时间送货到店。烧烤店半夜来电话说黄酒没有了,她立刻起身送酒而去。这些奔波忙碌的场景,都被客户们看在眼里。客户们都很关心她,纷纷关切地说:一大早怎么像洗桑拿一样,累得都发呆了;你这个小车当拖拉机用的,堆那么多慢一点开啊;悠着点,不要太累了……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饱含着客户们对她的心疼与关怀。
当初在跑店的过程中,她也有过被拒绝,遭受冷眼的时候。有的店主直言不讳:“不要不要,我们这儿没人喝黄酒,你别白费力气了。”那些冷漠的话语和嫌弃的眼神深深刺痛了她的心。但王宝艳没有被这些拒绝打倒,而是选择放下身段,用十二分的耐心,向店家细致入微地介绍会稽山黄酒。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支持到支持,从陌生到熟悉,如今许多客户都成了她生活工作中的知心好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会稽山黄酒在洪泽区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从最初大家对会稽山一无所知,甚至常读错品牌名称,到如今很多饭店的酒柜上都摆上了会稽山黄酒,更成为很多消费者餐桌上的常客。
在王宝艳艰辛创业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她的人品和人格魅力在客户群中也同样熠熠生辉。
巧云超市老板娘说:“王宝艳人很好,很热心,就是不适合做生意,‘手太散了’。”
晨晨烟酒老板娘魏总说:“这样辛苦挣两个钱,又赠送给大家了,那你天天忙个什么劲。”
海蓝烟酒老板李洁说:“她是一个良心经销商,合作以来从未涨价,尽管厂家已经多次调价。”
庆丰楼杜总说:“从最初的尝试售卖会稽山黄酒到现在,我酒柜上的黄酒只有会稽山的,因为王宝艳的真诚值得信赖。”
谈及自己经营会稽山黄酒 10 年的感受时,王宝艳说:“我只是会稽山黄酒的搬运工。会稽山黄酒能得到洪泽人民的认可,离不开所有店家和消费者的支持与推荐。是大家的信任和帮助,才让我在销售会稽山黄酒的道路上一步一个台阶踏实而坚定地走到现在。”
(文:韩夕玉;照片:李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