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月8日上午,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办公室内,我正在伏案办公。这时快递员送来了一个包裹。我满心疑惑,近期并未网购,可收件人一栏却明明白白写着我公司的地址及我的名字。
带着好奇与不解,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快递。只见箱子里整齐地摆放着 2包散发着浓郁香气的咖啡和 4包装精美的椰子糕。孩子在一旁好奇地探过头来,问道:“老爸,你怎么买了这么多一样的东西呀?”我苦笑着回答:“这不是我买的。”当我看到物品上有“海南”字样时,刹那间我恍然大悟,这肯定是三河镇朱圩村的王金业大哥寄来的。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元月5日那个午后,我正在淮安万达广场逛马路,突然手机铃声响起,是王金业大哥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他的声音带着些许焦急:“老弟啊,我一个快递请你帮忙收下,我现在人在海南呢。”我也没多想,迅速把我的住址及手机号码通过微信发给了他。
十多分钟后,王大哥的电话再次打来,这一次听上去他十分开心,他说:“老弟,我在海南旅游呢,想买点礼品送给你,又怕你直接拒绝,所以就假装委托你帮我收快递,要了你的地址和电话。我买点海南土特产,略表心意,你一定要收下啊!”
听着大哥真诚的话语,我的心被一股暖流紧紧包裹着,这位比我年长11岁的兄长,他那憨厚朴实、有情有义的形象在我心中愈发清晰高大起来。
思绪难平, 我们之间的交往又呈现在眼前。去年9月4 日,我正在三河镇收集编撰《三河镇志》的资料,此时的王金业大哥第一次来到了我的老笔杆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当时我不在公司,他拨通了我的手机,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与急切,他说:“老弟,我是三河镇朱圩村人,我们王氏家族近期要举行家谱发放仪式,想请你帮忙写一篇族长的讲话稿,你看行不?”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并关切地问他:“大哥,这稿子有什么要求?”他通过微信发来了早已准备好的6点讲话材料要求,我一看就明白了。我又问:“稿子急不急?”他说:“越快越好。”我让他稍等两个小时,便立刻找了一处安静的角落,静下心来构思撰写。凭借着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对这类文稿的熟悉,一个多小时后,我便将讲话稿的电子版发给了他。
本以为这件事就此翻篇,没想到几天后,王大哥亲自来到了我公司。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他身材高大挺拔,古铜色的面庞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浑身透着一股实实在在的朴实劲儿。一开口,那熟悉的老家土话听起来格外亲切,瞬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刚坐下他就满脸欣喜地对我说:“老弟,你写的稿子真是太棒了,族长看了赞不绝口,你可给我长脸了!”我笑着摆摆手说:“大哥,这不算什么。”话音刚落,王大哥便从口袋里掏出200元钱,执意要塞给我,我赶忙推辞,说道:“大哥,我们都是老家人,帮这点小忙要是收了钱,传出去不得让人戳我脊梁骨啊!”见我态度坚决,王大哥只好无奈地将钱收了回去。
这件事在我的记忆中逐渐淡去,可没想到在这4个月的时间里,王大哥却一直将这份情谊默默记在心里。如今,这份跨越4000多里的礼物静静地躺在我的面前。虽然它只是简单的咖啡和椰子糕,但在我眼中,它却承载着王大哥那颗善良淳朴的心,让我深深领略到了人性中最本真的善良与美好,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我的信仰与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