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日子,我乘班车去了一趟蒋坝。当路过三河镇五里牌村时,看到洪三路西侧有个工地热火朝天。从外观上判断是一个别具风味的休闲院落,一种莫名的好奇与期待在心底悄然滋生。当时,我便暗下决心,日后闲暇之时,定来探访。
12月21日,我终于挤出了时间驱车前往该地。从洪泽城区出发,沿着洪三路南行 17.6 公里,我看到了我所向往的地方。该院落宛如一位遗世独立的佳人,静静伫立在洪泽湖畔。竹篱笆蜿蜒曲折,像是大自然随意勾勒的妙笔,轻柔又明确地划定了小院的领地。浅黄的墙、深黄色的木门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南北门柱上金属玻璃灯发出了柔和的灯光。门顶上白色细长的“如宁心苑”四个字与黄色的背板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仅看一眼便能铭刻于心。这个如宁心苑究竟有什么功能用途,我终于从两侧八字墙上白色的方块上找到了答案:星光营地、精致餐厅、茶道、聚会、甜品、交友、团建等。
踏入如宁心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处低矮的棚、房,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枯树、绿竹在北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来回摆动。抬头望去,只见数十只飞鸟在上方盘旋,为这片宁静之地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气。
进入不久,我发现小院北侧一块五六亩大的鱼塘,水面微微泛着波澜,鱼塘边20多位钓鱼人蹲守在钓鱼台上,眼睛紧紧地盯着跳动的水面。寒冷的北风吹得人瑟瑟发抖,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兴致,他们沉浸在这一方属于自己的宁静世界里,只待鱼儿上钩的那一刻,收获满心的欢喜与满足。
这时一位钓友的鱼竿弯了,一条大鱼在水面上不停乱窜。这位钓友并没有起竿收线,而是稳稳地握住鱼竿,任由鱼儿拼命挣扎。两三分钟后,鱼儿没劲折腾了,这时这位钓友才用漏勺从鱼体下方将鱼捞起,引得旁边不少钓友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此钓鱼?54岁的赵先生说:这儿环境好,交通方便,有饭吃,有热水喝。老板肯放鱼,她不在乎投资,而在乎钓友玩得开心。如宁心苑开业23天来,我已来了五六次,在这儿钓鱼是我的首选。
钓友李先生说:11月29日开业那天,我上午4个小时钓了75斤,是今年以来最高的纪录。当时那种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如宁心苑的菜品究竟怎样?这无疑是我最关注的问题。在主人的引领下,我朝着厨房走去。
刚迈入厨房,其宽敞明亮且通透的空间感便扑面而来。粗略估算这里长约 8 米,宽约 3米多。厨房东侧摆放着一张大圆桌,南墙边放着一个大冰柜,而那座占据厨房一隅的三锅灶台,无疑是整个空间的核心所在,其风格尽显四五十年前的质朴与简约,仿佛是一位时光的老者,默默承载着无数的美味记忆。
此刻,尽管三口大铁锅的锅盖严丝合缝地盖着,但那股股热气却如灵动的精灵,迫不及待地从锅盖边缘的缝隙中喷涌而出,袅袅升腾在厨房的上空。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依次揭开了三口锅:一锅杂鱼;一锅铁锅炖老鹅;一锅咸肉菜饭。与此同时,一股浓郁醇厚、勾人魂魄的香味也随之弥漫开来,丝丝缕缕地钻进鼻腔,毫不留情地撩拨着我的味蕾。我的馋意立即涌了上来,舌尖仿佛已经提前感受到了那些美食的独特魅力。然而,出于礼貌与矜持,我还是咬咬牙,努力克制着内心如潮水般翻涌的冲动,期待着中午分享这些地道的农家菜,畅享一场舌尖上的狂欢。
如宁心苑到处充满着文化的氛围。鱼塘南侧长着6棵高大的栾树。尽管寒冬剥夺了它们的翠绿衣裳,却无法弯折它们挺拔的身姿。其中两棵栾树上,悬挂着21句熠熠生辉的诗句。这些诗句中,有四句最得我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诗仙李白以其豪放洒脱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快意人生的壮丽画卷。寥寥数语,却震撼人心,读来朗朗上口,令人热血沸腾,将我心中的豪情壮志与不羁渴望尽皆倾诉而出。
如宁心苑谐音“如您心愿”,我一直在寻找它的表白之处。我终于找到了,在一个长棚的西山墙上,我看到了由 30 个字牌组成的“心”字图案,表达出苑主人的衷心祝愿。有步步高升、招财进宝、时来运转、成功上岸、有钱有颜、平安喜乐等字样。恰逢此时,两位青春靓丽的女孩路过,或许是被这满含心意与创意的布置所感染,内心的激动再也抑制不住。她们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随后自然而然地结伴比心,在这充满文化韵味与美好寓意的墙前,留下了属于她们的快乐瞬间。那灿烂的笑容、俏皮的动作,与身后寓意深刻的 “心” 字图案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灵动且温馨的画面。
今天天真冷,冷风像是长了眼睛专门朝着脊梁骨猛钻,我快步走进院子西侧的星空阳光房。
一踏入屋内,暖意扑面而来。阳光透进来洒在身上,气温逐渐升高,那种寒冷被一点点驱散,竟有了踏入春天的错觉。我缓缓坐下,没过多久,身上便开始微微冒汗,仿佛是五六月的暖春时节,惬意又舒适。
屋内的布置独具匠心,与这冬日里的“春景”相得益彰。竹质的方桌、金黄色的椅子。星空阳光房内西南角有一棵绿植,叶片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它们似乎并未受到外界严寒的影响,依旧舒展着身姿,为这室内增添了一抹盎然的绿意。
我坐在竹椅上,暂时忘却了外界的寒冷与喧嚣,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时主人送来了一杯绿茶,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沉浮,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每一口茶都蕴含着山水的灵气与草木的芬芳,那醇厚的滋味在舌尖散开,顺着喉咙缓缓流淌直至心底。
“三天不打,上墙揭瓦”,这句俗语向来是对往昔调皮孩童的生动写照。而在如宁心苑竟真有一处能让孩子们尽情体验“上墙揭瓦”乐趣的所在。
小苑的设计者显然极为贴心,为了方便小朋友们自由玩耍,特意在通往屋顶之处修筑了多个台阶。台阶不高,坡度缓和,每一级都打磨得极为平整,边缘还贴心地设置了小小的防滑棱,即便是年幼的孩子也能轻松攀爬。这无疑为他们实现“上墙揭瓦”的小冒险提供了绝佳的便利条件。
触景生情,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沉浸于自己年少时那些调皮捣蛋的过往回忆。正遐想间,一阵欢快的呼喊声将我拉回到现实。只见两个小朋友,脸蛋红扑扑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与自豪的光芒,将一块长约七八十厘米的脊瓦高高地举过头顶,仿佛举着的是无比珍贵的战利品,扯着嗓子大喊道:“我们成功了!”那清脆稚嫩的声音瞬间在小院里回荡开来。一旁看护的家长们看到这一幕,哄然大笑。
一位来自市区的年轻人说:以前一家三口去过许多地方玩,要么是大人有的玩,孩子待不住了;要么是孩子有的玩,大人在一旁干巴巴地等,完全没有自己的体验。如宁心苑这里太棒了,有好多项目都能让大人和小孩参与其中,真正做到了一举两得。今天我们一家来了,明天周日我们还来!
苑主李筱君女士说:我们如宁心苑的定位就是打造一个多元化的休闲场所。我们这儿既可以家庭聚会、朋友聚会,也可以开展团建活动。并且,我们秉持着开放和亲民的理念,我们这儿进门没有门槛,进包间更没有最低消费,希望每一位来到这里的客人都能够随心所欲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
一次如宁心苑之行,很难全面感受到它的内涵和韵味,更难领略到它一年四季的精彩纷呈。当我不得不离开时,心中满是眷恋,我知道这片心灵的绿洲会一直在洪泽湖畔等待着更多的有缘人的到来,让人们在喧嚣纷扰的世界中,寻得一片安宁和祥和的心灵归处。
(韩夕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