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清晨六点多,新滩村的渔民将养殖的螃蟹运送至老子山镇青牛码头准备交易。 当地政府通过提供就业岗位、职业培训等多元化服务,为渔民开辟就业空间。新滩村上岸渔民王建生在当地一家体育用品厂找到了工作。 11月6日,当地渔民乘船行驶在洪泽湖芦苇荡间 在风光秀丽的洪泽湖,坐落着一个宁静的渔村——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新滩村。随着洪泽湖退圩还湖,湖区的渔民数量不断减少,如今只剩下100多户、500多人在此生活。11月间,记者分两次来到新滩村蹲点,走近渔民们在住家船上的留守生活。船只来往在这片略显寂寞的湖面上,除了劳作的渔民,还有一群村里的“老熟人”——湖上渔村最后的守护者。
11月4日,王开元在船上为渔民进行慢性病随访。 水上医生王开元将诊室设在自家的渔船上,这一天他按例为渔民做慢性病随访。撑船行医26载,这位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被渔民亲切地称为“水上120”。 邮递员唐真亚退休后发挥余热,重新回到湖区派送快递包裹。 恰逢“双11”,唐真亚一大早便驾船将快递分头送到渔民手中。老唐是老子山邮政支局邮递员,这位闲不住的全国劳动模范5月退休后发挥余热,回到他熟悉的湖区工作。老唐说,渔民们收到邮件时的笑容,是他最满足与幸福的时刻。 新滩村环水而居,安全用电至关重要。电力工人邱兵正穿梭于新滩村圩堤间,巡检线路,不放过一丝隐患。 邱兵身背“百宝箱”般的工具包,为圩堤上的电线杆进行定期巡检。无论酷暑严冬,只要电路出现故障,他和同事们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保障渔村的供电,为渔民送去光明与便利。 如今的新滩村候鸟群至,为洪泽湖注入盎然生机与蓬勃活力。 新滩村越来越多的渔民上岸享受城镇生活。宽敞明亮的新滩村老年活动室内欢声笑语不断,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的新天地。 初冬时节的洪泽湖风景如画。挥别新滩村,穿过成片的芦苇荡,他们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只要湖上还有一户渔民,我们就会继续服务下去!”他们中,还有民警、志愿者和那些服务渔村的人,像极了坚韧挺立的芦苇,陪伴着这片水域,成为洪泽湖上最动人的风景。 转载来源:洪泽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