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位于益寿路西侧一间十分狭小的坐南面北门面房,面积仅有八九个平方,稍不注意就会被忽视;这是一对年轻平凡的“90后”夫妻,他们脚踏实地、随遇而安,就像两棵并肩生长的小树,在生活的风雨中相互依偎。这是一个充满幸福快乐的空间,每一块煎饼都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每一次制作都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8 年多来,他们做出的煎饼、手抓饼、灌蛋饼等达到 80 多万块。他们的故事就像那煎饼的香气一样,在益寿路上、洪泽城区慢慢地弥漫开来,他们就是“90后”煎饼师傅姚满意、邱欢欢夫妻俩。
现实骨感,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 姚满意,1993年9月生,涟水县高沟镇人。2009 年6月,初中毕业的他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踏入了社会。在朋友的引荐下,他来到了常州的某家企业,开启了自己打工生涯。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在这个陌生又充满机遇的城市里,姚满意邂逅了爱情,他幸运地结识了从涟水县岔庙镇来此打工的邱欢欢。两颗年轻的心在异乡相互靠近、相互温暖,很快便陷入了热恋。随着情感的升温,二人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2011年,他们的长子诞生了,4年后次女也呱呱坠地,为这个小家庭又添上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结婚生子后的姚满意深感责任重大,相继在工地、工厂拼命打工挣钱养家。他虽然不怕吃苦,收入却很低,看不到希望。夫妻俩认为这样下去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必须自主创业。
姚满意能有今天必须要感谢他大姐。大姐也是从涟水农村走出来的个体户,她和丈夫在淮安城区从事煎饼制作销售19年了。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在城区买了房、买了车,存了款,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弟弟一家的生活始终牵动着她的心,她对弟弟说:你们跟我学习做煎饼吧,肯定比你们现在强。大姐的话宛如一道亮光照进了姚满意和邱欢欢灰暗的生活。于是,夫妻俩来到了姐姐家专心学习煎饼制作技术。大姐手把手地教他们,从面糊的调制、料子的配比、火候的掌控,到销售的窍门,一一讲解示范。一个月后,夫妻俩基本上掌握了煎饼制作技术。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满师后的夫妻俩先后前往涟水、清江浦、洪泽等城区考察经营地点。通过对市场的分析比对,最终确定在洪泽城区益寿路西端。因为那里有学校、菜场,离湖边又不远,渔民较多,是理想的经营地点。
2018 年7月9日,姚满意、邱欢欢的 “五谷杂粮煎饼” 店在热闹的鞭炮声中开业了。现实比想象的更好,小店一炮走红。此后,凭借着优质的食材、独特的口感和热情的服务,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越来越稳定,他们终于过上了幸福稳定的日子。那曾经被贫穷困扰的阴霾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希望的生活。
入行8年,几乎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准备 “90后”的年轻人朝气蓬勃,而这对年轻的夫妻不仅仅如此,还有同龄人少有的成熟和坚韧。姚满意个子高挑,皮肤白晳,说话十分和气,没有半点油气。尽管面庞还带着几分青涩,却在生活的磨砺中透出坚韧的光芒。邱欢欢丰腴、灵动,满脸的阳光。这个外表乖巧的涟水姑娘,骨子里却相当特立独行,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去拥抱生活、挑战未知。
谈及经营煎饼,夫妻俩最大的感受是琐事多,时间不够用,一年至少要经营350天,每天只能睡到五六个小时。
每天凌晨四五点钟,当整个城市还沉浸在梦乡之中,他们便开启了一天的劳作。昏黄的灯光下,夫妻俩有条不紊地备料、和面、油炸肉片......早晨六点左右就要开门,中午到菜场选购部分食材,下午继续经营,晚上八九点才能打烊。由于店面坐南面北,冬天没有太阳,寒意从四面八方袭来;夏天太阳直射,店内宛如蒸笼一般,但无论冷热他们都坚持着。
有些人看不起摆摊经营,认为年纪轻轻卖煎饼丢人,而邱欢欢理直气壮地说:“干这个丢人,干那个丢人,我认为啥都不干才是最丢人。每天踏踏实实安稳地工作,挣的虽然是小钱,但这是我们的保障和底气。就算步伐很小,也是步步在前进”。她的眼神中透着一种倔强和自豪,那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执着。
妻子在配料,丈夫在做饼。只见姚满意从旁边的面桶中舀出一勺面糊倒在烧热的铁板上,随后用刮板以圆形轨迹转动,不一会儿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圆形薄饼。饼在滚烫的平底锅上滋滋作响,姚满意拿出个新鲜的鸡蛋,轻轻地在铁板边缘一磕,双手熟练地一掰,鸡蛋便完整地落入煎饼中央,刮板动了几下,鸡蛋又均匀地摊在了饼上。此时,姚满意会根据顾客的需要,撒入少量的榨菜、韭菜、香菜、豆皮、海带等。一会儿用铲子将煎饼轻轻铲起,拿起蘸取适量酱料的刷子,均匀地涂抹在煎饼上。最后,他熟练地卷了两三下,一个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美味煎饼就制作完成了。一手交货,一手扫码,一笔笔生意在愉悦中成交了。
打烊回家,看到微信、支付宝里的余额最开心 姚满意、邱欢欢夫妻俩经营的煎饼不存在淡季,一年四季全部是旺季,只要开门生意就从未停过。由于口味好,价格适中,回头客占到百分之八九十。
看着平板锅上的煎饼,闻着浓浓的扑鼻香味,我有点忍不住了。邱欢欢看出了我的心思,非得让我尝一个。盛情难却,我只好接过一个煎饼。只见煎饼黄里透绿,绿里透红,冒着热气和香味。轻咬一口内酥外脆,鲜美可口;大咬一口柔而不腻,满口生香。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胜过世上任何美味。我根本停不下来,一口接一口,全部溜进了肚里,只留下那久久不散的余香和满心的满足。
同感的不止我一人。有的人从幼儿园吃到了小学,有的人从初中吃到了大学,还有的人自己吃过了,生育出儿女们也来吃了,出现了不少的“饼二代”。
美女小王说:这煎饼色泽金黄诱人。咬下去,饼皮麦香十足,弹性恰到好处。生菜脆、黄瓜爽、鸡蛋嫩,吃着超享受。
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那小小的煎饼店,常常排起长龙,汇聚了各行各业的食客,姚满意的微信好友已增加到到1000多人。许多顾客变成了朋友,许多朋友又变成了煎饼的“代言人”。
邱欢欢说:心有所愿,业有所成,做煎饼真的成了养家糊口的手艺。晚上打烊后,看到微信、支付宝里增加的余额,所有的劳累都烟消云散了,满心都是欢喜。然后好好地休息一夜,第二天清晨浑身又充满了干劲。
饮水思源,姚满意说:是洪泽成就了我们的理想,洪泽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只要不拆迁我们准备在洪泽干一辈子。
日出日落,花开花谢。还是在益寿路西端,姚满意夫妻俩依旧站在摊点前不停地忙碌着,翻炕烤夹中溢出了浓浓的烟火气息,融进了阵阵快乐和幸福。他们的创业故事如同这烟火气息一样弥漫在周围,印证了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真理,激励着许多为生活而奔波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