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单422项进行公示。
其中洪泽区3项入选,分别是草编(洪泽草编)、羊肉烹制技艺(黄集羊肉烹制技艺)、鱼圆制作技艺(蒋坝酸汤鱼圆制作技艺)。 草编(洪泽草编)发源于洪泽湖地区,洪泽湖地区水资源丰富,岸边蒲草类植物丰富,董家人在世代的农业劳动过程中,学会了用麦秆、草叶做一些简单的编织品,这项技艺在传承到董风时,董风通过仔细观察花鸟虫鱼的生活发现了其中的特征,并可用各种草叶植茎编织重现。 通过使用董家世代相传下来的各种编织技巧,结合观摩学习其他地方的编织技艺,并加入了一些本地人喜爱的动植物,如螃蟹、龙虾、乌龟,董风草编作品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深为湖畔居民所喜爱。 羊肉烹制技艺(黄集羊肉烹制技艺)是淮扬菜系的名菜之一,历史悠久。 据《洪泽县志》记载,传说隋炀帝顺运河下江南时路过黄集,县令献上了一道叫“赛神仙”的膳食,隋炀帝品尝后,称为“天下一绝”。这便是在当地非常有名的黄狗参家烹饪的羊肉。程咬金与黄集羊肉的传说流传至今。 隋朝末年,程咬金被瓦岗寨起义军推举为皇帝,但没有玉玺,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一天,程咬金亲自带领队伍去夺隋炀帝的玉玺。大军路过黄集时,一阵扑鼻的羊肉味钩得他肚子咕咕叫,于是他命令部队停下来吃羊肉,最终因吃黄集羊肉耽误了半个时辰而贻误了战机,没有夺到玉玺,结果只做了三年草头皇帝。因此就有了“黄集羊肉味,赛过皇帝位”的戏说。 蒋坝酸汤鱼圆制作技艺已有数百年历史,传说乾隆下江南,因大雨滂沱而在蒋坝歇脚。当地一名叫做“芙蓉”的美女,用白鱼为乾隆制作了鱼圆。乾隆先品称赞,再尝大赞。龙颜大悦,从此蒋坝鱼圆名声大作。 蒋坝酸汤鱼圆制作技艺时食材选用洪泽湖特产白鱼为原料,经过选、削、刮、剔、漂、敲、掺、搅、挤、煮等10道工序制作而成。蒋坝酸汤鱼圆细嫩爽滑、白如脂玉,鲜嫩无比,回味无穷,堪称菜中一绝。 民谣曰:“蒋坝鱼圆光又圆,吃在嘴里嫩又鲜,夹上筷子颤巍巍,落在地上碎如银。”
来源:洪泽文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