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4-14 19: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 电信
万福建先生的《洪泽土话》有几个解释:
(1)强行把东西卖或送给对方。
例如:我菜买好了,他硬挜给我二斤肉。
(2)切物使成瓣。例如:挜沙芋。
(3)塞进,插入。例如:他挜队。
(4)靠近,贴近。例如:这棵树要挜根锯。
(5)勉强进食。例如:我都吃饱了,又挜个包子。
与“挜”有关的还有:
挜子,指一括麻将,缺少中间一张:“缺个挜子”。
挜不下去,指已经吃饱,无法再吃。
挜咕打糙,指掺和,干扰。
挜天耷地,指饱胀而反胃。
上述解释,与普通话中的“压”(挤压)、“丫”(丫杈)等词语的意思有关。
“挜个包子”,相当于肚里没位置了,又挤进去一个;“挜沙芋”,相当于把山芋分出几个枝丫。
无论是“压”还是“丫”,普通话中都有个“y”。会不会是当初的人说话快,把前面的“y”漏了,单说后面的“a”了呢?我想是有这种可能的。
普通话中的“居心叵测”的“叵”,据说就是因为“不可”二字读快了,就成了“叵”。为了省事,有人干脆就把“可”的字形也掉过来。方向反了,“可”的意思就变成了“不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