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从医学院毕业后,都会想方设法留在大城市大医院,因为那里有更大的平台、更多的案例和更好的待遇。而在洪泽区中医院,就有这样一位医生,学成之后毅然回乡,十几年如一日服务家乡群众,不断精进医术,推动科室建设,收获一众好评,她就是区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王贵玲。 扎根家乡 深耕针灸推拿专业 80后的王贵玲是土生土长的洪泽人。2002年,怀揣着从医梦想的她顺利考入天津中医药大学,主修针灸推拿专业。本科毕业后,王贵玲又考取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继续专攻针灸推拿学。2010年硕士毕业后,王贵玲本有机会留在上海的大医院,但她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毅然决定回到家乡,成为区中医院的一名针灸推拿科医师。“洪泽是我的家乡,我还是想把家乡的老百姓服务好。”王贵玲坦言。 从医的十几年间,王贵玲在针灸康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从普通医师到主治中医师、副主任中医师、主任中医师,从针灸科负责人到针灸康复科主任、洪泽区名中医,职称、职务的变化正是她专业技能不断升级的写照。今年6月,王贵玲又获得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博士学位,成为全区首屈一指的针灸康复领域专家。“历时五年之久的博士研究生学习经历确实很艰苦,要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但想到能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患者,我就感到很值得。”王贵玲深情地说道。 仁心仁术 用心守护患者健康 在针灸推拿学术领域和临床深耕多年的王贵玲,针刀在她手中不再是令人胆寒的利器,而是治病救人的良方。她擅长利用圆利针、刃针、普通针法、灸法结合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病症,善于将针灸、汤药结合治疗中风后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吞咽障碍等问题,还能以针灸、汤药结合治疗失眠、耳鸣、面瘫、面肌痉挛、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疾病。 2024年3月,正在出差途中的张先生突发昏迷,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死,治疗后仍出现右侧偏瘫、二便障碍、言语障碍等症状。家人听说洪泽区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效果不错,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转院过来治疗。王贵玲在全面诊断后,带领团队为张先生量身制定了针灸治疗和康复方案。经过普通针刺、小针刀、低频电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言语训练、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等系统性康复训练后,张先生恢复的很好,患者及家属都对疗效十分满意。 76岁的沈大爷,上个月突感面部不适,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听儿女们说区中医院的王贵玲医生技术高超、为人和善,就慕名而来。王贵玲为他诊断后,确诊为面部肌肉痉挛,决定用普通针刺的方式治疗。由于疗程较长,王贵玲还特意悉心叮嘱沈大爷要放宽心、有耐心,定期来治疗,才能确保疗效。“治疗几次后,现在脸上明显轻松多了,不像之前那么紧了。”沈大爷说,“王医生特别细心,对患者也很关心,我们对她是既满意又感谢。” 大医精诚 引领中医学科建设 作为区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的学科带头人,王贵玲在奋战临床一线的同时,积极带领科室开展学科建设,创新探索更高效的治疗方式,打造实力更强的专业科室。 2017年,王贵玲主持了神经康复一体化治疗项目,针对中风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不同的临床特点,研究针药结合的中医特色治疗;2018年,她带领团队开展重症康复技术探索,参与申报《早期床边系统化康复训练对重症神经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早期肺康复联合电针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CCR、CMAP与膈肌厚度的影响》等课题;2019年,她参与促成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科的合作,共同研究肌肉骨骼疼痛的精准化康复治疗技术,使区中医院成为中大康复医学中心洪泽分中心和中大康复专科联盟成员;2023年,区中医院康复科更成为江苏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同时,王贵玲还带领科室创新探索把针灸疗法运用于美容美体领域,为传统中医解锁出更多的神奇妙用。“我们已经尝试通过埋羊肠线实现减肥瘦身,以针刺法除皱祛痘改善皮肤健康状况,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希望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为更多人带来健康和美丽。”王贵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