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4-23 13: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小时候你是否听过那走街串巷的吆喝声:“倒铝锅喽~鏊子、勺子、平底锅喽~!”牙膏皮、废铝片、形形色色的铝制品,变戏法般的塑成了一件件生活用品——他们就是倒铝匠。洪泽湖的倒铝匠如今所剩不多了,他们的锅子多安在船上,船停在湖边。
翟永亮今年55岁,扬州宝应人。翟家从事这门活计已有百十年了:祖爷爷传给爷爷,爷爷又传给父亲、他自17岁开始接手,也已经干了30多年了。
我们来到湖边时,他正端着铝盆走下船。连接船和岸的是一块不足两尺,三丈多长的木板,脚踩一下便咯吱作响,翟永亮却如履平地。就像牧民逐水草而居,他们祖祖辈辈都划着一艘小船沿河倒铝,逐客源而居,行无定所。
有次翟永亮自宝应沿河倒铝,船经洪泽时,发现这里的渔民对铝锅需求量很大,于是他将船停在了这里,这一停就是20多年。在宝应时他什么都倒,但来到洪泽后渐渐主做铝锅了,“这的人爱吃面食,需求量特别大,”翟永亮说,“我倒的锅供不应求,就完全没时间做其他模具了”。
化铝、塑模、浇铸……只见他用铁勺舀去浮在铝水上的杂质。“纯度高,倒出来的铝锅才耐用。”他向我们解释道,不一会锃亮的铝锅便倒好了,再细心打磨抛光后,便可以使用了。
船上的生活很枯燥,翟永亮和妻子天一亮便起来倒铝锅,到天快黑才收工,两口子一天也仅能做20个左右。他每隔两三天便“服务上门”,划船沿湖转一圈,兜售铝锅,遇到跑安徽、湖南的货船,也能捎带卖掉一些。每个月少则一两千、多则三四千,日子还算过得去。
社会飞速发展,原先家家户户必备的铝锅早已被不锈钢锅所替代,原先住在湖边的十多家倒铝匠,也不过只剩下2、3家了。翟永亮说这手艺到他这就算是最后一辈了,他伸出那双斑驳着焦黑和灰白的手感叹,但同时也为女儿能够远离又脏又累倒铝活而欣慰。
一些年长的老人和掌家的主妇们还是会来买铝锅。一方面用惯了,另一方面价格着实便宜。对渐渐没落的倒铝活计,翟永亮倒也看得淡;“有需求就做做,没需求就算了,反正女儿们都已经拉扯大了。”
倒铝匠,就像很多传统手艺人一样,正以快得看不见的速度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化成一张旧照片,也许有一天,我们不经意翻出个铝锅铝盆,耳边或许又会响起那记忆中的吆喝声:“倒铝锅喽~鏊子、勺子、平底锅喽~!”
(图片 万震 / 文字 草木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