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10-11 14: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 电信无线宽带(苏南地区)
人们总是谈“瘤”色变。在很多人看来,肿瘤科是一个充满绝望的地方,死亡的阴霾常年笼罩在这里。然而,面对罹患重症的人,有一群人没有退缩过,他们心中更长存着阳光般的温暖与前进的勇气。
初见沙晓锋是在洪泽区人民医院的肿瘤科门诊,他端坐于桌前,一身白衣素净整洁,目光沉静,给人一种稳重踏实之感。
8点30,门诊刚开始不久,沙晓锋的诊室里就挤满了患者和家属。
“老潘你来了,最近身体怎么样,今天是来复查吗?”沙晓锋熟稔地跟患者打招呼,接过患者的病例、检查单,仔细询问患者的情况。
一波又一波病人直到近10点多才告一段落。沙晓锋终于得空喝了口水,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
11点半,结束一上午繁忙的看诊工作。紧接着12点,沙晓锋就有一台穿刺手术。直到1点,他才吃上了午饭,两三口下肚后,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不出5分钟,轻微的鼾声响起,他睡着了。
时针跳过了2点,下午沙晓锋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病区内。查房、科室学习、医院会议、学术活动,沙晓锋脚步飞快。
2017年,沙晓锋来到了洪泽区人民医院任肿瘤内科主任。3年来,他带来科室团队用耐心和爱心服务患者,在技术上不断钻研,以精湛的水平赢得了患者的认可。病床从起初的十来张发展到如今的五十多张,诊疗水平不断攀升,在疑难病、重症的诊治上也多有突破。
肿瘤科的病人有他们的特殊性,关注病人的化验结果和治疗用药是一方面,病人的心理状况更加重要。在这方面,沙晓锋是科室里公认的“高情商、高智商”,很会说话处事。
“用医疗技术可以减轻患者身体上的疼痛,但安慰他们的心灵就要靠人了。”沙晓锋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肿瘤科病区治疗的不少患者,都是冲着这边舒适的治疗过程和暖心的人文关怀来的。
患者梅松君在提到沙晓锋时赞不绝口:“如果不是因为沙主任,我不会在这里治疗的。”他说知道自己生病后,有一段时间变得很颓废,是在沙晓锋的鼓励和开导下才重新振作起来:“我2016年就得了鼻咽癌,很多人都说我活不过1年,可是我现在不还是好好的吗?”梅松君的笑容灿烂。
“有人说,肿瘤科的医生没有成就感。可我一点也不这样认为,当病人因减轻病痛露出的笑容时,当病重患者因治疗延长了生命时,我们都会感同身受。”沙晓锋说,“遗憾也是有的。还有病人在与病魔抗争中离开了我们,这是目前医学无法避免的。”
因此,在生理治疗的基础上,心理干预显得愈发重要起来。沙晓锋说:“我们也在尽力去营造一个更美好的就医体验,让肿瘤科沐浴在阳光下,让患者拥抱爱与希望。”
时间退回到1998年,21的沙晓锋民意气风发,填写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院。成为一名医生,是他从小的志向。
十八年转瞬即逝,他依旧初心未改,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践行着“德为先”的医者精神,保有着行止有度的初心不改,笃行着“医学工匠”的行医态度,写就了一名肿瘤医生的人生芳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