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晚,淮安市体育中心体育场灯火通明,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最后一轮常规赛的战火在此点燃。淮安队坐镇主场,迎战实力强劲的徐州队。这一战,不仅关乎两队最终的积分榜排名,更承载着无数淮安球迷的期待。当裁判吹响终场哨,0:0的比分定格在记分牌上,淮安队成功延续“主场不败”的神话,跻身积分榜前八,拿到了通往淘汰赛的入场券。 而在赛场之外,洪泽早已搭建起一方充满诚意的“加油补给站”——「“蟹”候苏超 邂逅洪泽 ——好螃友,洪泽喊你来吃蟹」市集,将洪泽的鲜美与温情,送到了每一位观众的身边。洪泽区紧抓“金九银十”消费旺季机遇,以“洪泽湖大闸蟹”为媒介,精心策划“蟹文章”,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体育、商业深度融合的促消费新路径。 从昔日“麻辣鹅”助威到如今“大闸蟹”市集,洪泽区持续推动体育赛事、城市文旅与商业消费的有机联动,着力打造新颖多元的消费场景,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伴随苏超联赛在绿茵场点燃战火,洪泽湖大闸蟹市集嘉年华也在场外同步升温。通过资源整合与场景创新,洪泽成功将赛事带来的高人气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增长,实现“流量”变“增量”。 从春日里淮安马拉松赛道旁的能量补给,到盛夏时苏超赛场边的暖心陪伴;从淮安队对阵南京队时的呐喊助威,到如今迎战徐州队的全程守护,洪泽始终与淮安紧紧相连,从未缺席。 市集里,膏满黄肥的洪泽湖大闸蟹被精心摆放在展台上,让球迷们在观赛间隙就能品尝到最新鲜的湖鲜美味;香辣醇厚的洪泽麻辣鹅香气四溢,肉质紧实的鹅肉裹满秘制酱料,成为驱散秋凉的绝佳选择。除了特色美食,市集还汇集了一系列洪泽农特产品与文创产品,把苏超热情与洪泽元素巧妙融合。即便比赛当日秋雨淅沥,微凉的雨水却丝毫浇不灭现场的热情。 正如 39 岁的村支书戴虎所坚信的那样——“田埂不会拒绝晚熟的稻”。体育的魅力从来都不只是胜负输赢,更在于那些平凡人因热爱而坚持、因坚守而闪光的瞬间。洪泽深深懂得这份热爱与坚守的重量,我们知道,真正的支持,不是短暂的呐喊,而是长久的陪伴;不是浮于表面的关注,而是发自内心的支持;是无论顺境逆境,都愿意与城市共同经历风雨,始终守望相助。 于是,我们以美食为媒介,让洪泽湖的鲜美滋味成为连接球迷与城市的纽带;以赛事为窗口,将洪泽的湖光水色、丰富物产与深厚人文,一点点娓娓道来——从洪泽湖古堰的千年历史,到湿地生态的生机盎然;从渔家文化的独特韵味,到现代农文旅的蓬勃发展,都在这一方方市集、一场场活动中悄然传递。 赛场上,球员们奋力奔跑、积极拼抢,每一次传球、每一次射门,都是淮安 “敢闯敢拼、永不言弃” 精神的生动缩影;赛场外,洪泽用美食传递温情,用文创讲述故事,是“文旅+体育”融合发展的鲜活实践。 这个秋天,洪泽的脚步不会停下,2025洪泽湖大闸蟹市集嘉年华,也将从这一站苏超赛场正式出发。活动将在阅湖湾·船厂记忆、蒋坝古镇和上海·蟠龙天地等地延续精彩,让每一个走进洪泽的人,在品味美食的同时,读懂这片土地的深厚底蕴与真诚热情。 2025洪泽湖大闸蟹市集嘉年华,将严格秉持“勤俭节约、商业运作、市场导向”原则,创新采用“小投入、多频次、浓氛围、长周期”的市集模式,借势苏超赛事热潮,精心打造洪泽农文旅融合消费新场景。活动以“美食+文化+体育+旅游”为核心,打造出极具关注度和富洪泽文化底蕴的大闸蟹活动、此举旨在进一步扩大洪泽湖大闸蟹市集嘉年华品牌影响力,激活城市消费潜力最终带动洪泽湖“旅游富民”的经济新发展。 洪泽始终是温暖的参与者与守护者。我们带着“朋朋谢谢”走到赛场旁,带着洪泽湖大闸蟹、麻辣鹅走进市集,也带着一份不变的承诺努力走进每一个的记忆中。不曾呐喊,却始终在场;不曾张扬,却始终滋养。 正如洪泽湖的渔民,在每一个晨昏交替中守护着万亩水域,等待蟹肥鱼美;正如洪泽,从春日马拉松到金秋“苏超”,把洪泽的温暖带到每一处需要呐喊的角落。 也正如南京发布在《 苏超的夏天》里写的那样: 漫长的夏天过去了,我们无比怀念。但生活从来不会停下脚步,我们的城市又会迎来属于她的最美季节,以最美的姿态,迎接经历苏超洗礼后的“新生”……新生的是那些新落地的产业项目、文旅场景和生活方式,它们会和苏超一起支撑起这座城市、引领着这座城市,永远走在“最想读懂你”的路上,让喜欢和留恋从不是单向的表达。 我们这些历史长河中的平凡个体,以热爱的方式度过漫长岁月——我们深爱洪泽,深爱淮安,深爱文旅,深爱生活,也深爱那个在暗淡日子里依然坚持的自己。 我们也始终相信,“每一次为热爱的奔赴都不会孤单,每一份为梦想的坚持都值得被回应。”洪泽愿继续做那座连接生活与远方的桥梁,让文旅的温情不止在此刻交汇相融,也能在未来长久延续,传递到更多人的心中,也让更多人爱上洪泽湖、爱上洪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