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清晨,位于东双沟镇张庄村的黄花菜种植基地里,20余名村民分散在花田间,指尖麻利地掐下尚未绽放的金黄花蕾。这是今年最后批次的黄花菜采收,也是基地丰收季的收尾。 这片240亩的种植基地,前身是张庄村闲置的废旧庄台。2022年,区资产公司通过租赁方式对闲置地块进行统一规划整理,引入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的黄花菜种植,打造农旅融合特色产业。基地由资产公司负责整体运营和销售,张庄村则成立劳务公司,组织村民承担田间管理、采摘等日常工作,不仅解决了周边村民就业问题,每年还可为村集体增加近15万元的收入,构建了“企业+村集体”互利共赢的高效协作模式。 “黄花菜采收讲究‘抢早’‘掐鲜’。基地的黄花菜亩产稳定在2000斤左右,收成可观。”张庄村党总支书记袁书兵介绍,花朵必须在开放前采摘,否则会影响品质。每年6到8月是采收高峰期,最多时每天要雇40多名村民,“现在是收尾阶段,20来人刚好忙得过来。”
采收现场,65岁的王大妈手法熟练,竹篮里很快堆满花蕾。“家就在附近,走路10分钟就到,一天能挣120块钱。”她说,基地里像她这样的采摘工,大多是六七十岁的本村村民,既能在家门口增收,又能帮着照看庄稼。因为黄花菜植株高度适宜,老人们无需弯腰采摘,劳作较为轻松。 新鲜黄花菜采摘后需当日处理。“鲜菜放久了会开花变质,通常10斤鲜菜才能烘出1斤干菜。”袁书兵说,村民们每天很早就开始采摘,赶在上午10点前结束,随后将鲜菜运到烘干车间,经过日晒预处理后,再用烘干设备加工,最大限度保留原始风味。 资产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基地的黄花菜主要以干制品形式销售,因品质优良,在周边城市市场颇受欢迎。下一步,公司计划推动产业升级,从单一的种植管养向深加工延伸,同时深化农旅融合,在基地周边打造采摘体验区、观景步道,吸引游客前来,实现“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文旅”的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