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钓选钓位五要诀:依鱼之性,觅得佳野钓选钓位五要诀:依鱼之性,觅得佳处
钓鱼之乐,在于静心,更在于得鱼。然而野外水域广阔,鱼儿藏于何处?选对钓位,往往事半功倍。依据鱼类习性,结合天气水情,我总结了以下五条选位经验,供钓友参考。
一、看水温,知鱼之所趋
鱼是变温动物,逐温而居是其本性。冬春时节,大水面向阳的浅滩水温较高,鱼群常离深就浅,聚集于此,故宜选浅水下竿。到了夏秋,岸边水浅处经日晒温度过高,鱼不堪其热,多游回深水,此时深潭或树荫下才是好钓点。
一日之内,水温亦有变化。夏季白天鱼躲深水,早晚凉爽时则回浅水觅食。因此钓者须灵活应变,早晚钓边,午时钓深,随温而动。
二、寻食源,觅鱼之食堂
鱼亦需进食,食物丰处自然成窝。水草茂盛之地,微生物繁滋,小鱼小虾聚集,是大鱼常光顾的“食堂”。进水口、出水口、回水湾、迎风岸、乱石堆、树枝旁,这些地方易滞留食物,下竿多有收获。养殖网箱附近更是天然饵场,不可错过。
三、察溶氧,找鱼之生息所
鱼与人一样,离不开氧气。溶氧充足处,鱼群活跃,摄食旺盛。进水口、增氧机周围、风浪起处,都是溶氧较高之地。夏秋闷热时,静水区表层水温高、溶氧低,底层则相反,故深潭成为鱼群避暑之所,此时钓深最宜。
四、择隐所,捕鱼之藏身地
鱼为生存,必择安全之所。大鱼之所以能长成,多因善藏其身。深潭、石洞、浑水区、障碍物旁,都是鱼觉得安全的地方。在此下竿,常能钓获大物。水底地形复杂处,更是鱼群聚集之所,钓者须细心探查。
五、辨鱼种,钓其所栖处
不同鱼种,栖处各异。钓者当明确目标,有的放矢。鲤鲫多栖底层,鲤鱼拱泥觅食,常有气泡冒出,循泡下竿,可有收获。草鱼喜居中下水草区,鲢鳙则活跃于中上层。钓者须因鱼选位,调整钓法钓层。
以上五条,是选位的基本思路。然钓无定法,水情各异,钓友须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天气突变、气压骤降时,鱼闭口不食,纵有千般技巧,也是徒然。故钓者当观天察水,随机应变,方能在山水之间,得享钓鱼之乐。
钓鱼之道,在乎自然,在乎耐心。找准鱼窝,虽是要诀,然静心以待,享受过程,才是真谛。愿各位钓友在水边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