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8岁的小丽(化名)像往常一样空腹出门晨跑。刚跑完两公里,她突然头晕目眩、喘不过气,坚持了一会儿竟眼前一黑险些晕倒。以为是中暑的她,到附近药店喝了藿香正气水,回家后症状不仅没缓解,反而出现双手发抖的症状,直到吃了几块糖才逐渐好转。后经专家诊断,这并非中暑,而是典型的低血糖发作。 “空腹剧烈跑步时,身体能量消耗大却得不到及时补充,血糖就会骤降,身体自然‘拉响警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石敏解释说,在夏季,低血糖症状容易与中暑混淆,但两者处置方式截然不同。她特别提醒,这个看似平常的健康问题,实则可能引发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必须引起重视。
01 低血糖是如何引起的 石敏介绍,低血糖就是血液里的葡萄糖太少了。一般来说,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低于3.9mmol/L时,即可诊断为低血糖。葡萄糖是大脑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一旦供应不足,身体就会发出求救信号,比如心慌、头晕、出冷汗、手抖、强烈的饥饿感,甚至可能意识模糊。 石敏特别指出,夏季低血糖症状容易与中暑混淆。两者都会引起头晕、乏力,但中暑通常伴随皮肤灼热、呼吸急促,如果出现手抖、饥饿感这些特征症状,及时补充糖分很关键。 除了空腹剧烈运动,石敏介绍了几种导致低血糖的常见原因。“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当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石敏说,比如胰岛素或某些降糖药用量过大,或者用药后没有按时、按量吃饭,血糖就可能“刹不住车”,跌得太低。长时间“断粮”、错过正餐、过度节食减肥,让身体长时间处于能量真空状态,也可能导致低血糖。这时候如果再空腹饮酒,酒精会干扰肝脏释放葡萄糖的能力,加大低血糖发生的概率。特殊疾病也会导致低血糖,虽然相对少见,但一些影响肝、肾或激素分泌的疾病也可能成为“幕后推手”。 更需要注意的是无声的低血糖。石敏特别提示,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或者糖尿病病史很长的人,身体对低血糖的“报警器”可能失灵,即使血糖已经很低,他们也没有明显的心慌、手抖感,可能直接表现为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非常危险。
02 遇到低血糖怎么办? “发现低血糖症状,行动一定要快要准!”石敏深入剖析了低血糖的危险——血糖低于正常值,持续时间过长,就像给大脑“断电”,会造成脑细胞不可逆的损伤,可能导致记忆力严重减退、性格改变,甚至成为“植物人”或死亡。此外,低血糖发生时,身体会紧急释放大量如肾上腺素这样的应激激素来救命,试图拉高血糖值。“这些激素会让血压飙升。”石敏说,这对心脏是巨大的负担,尤其对于本身就有冠心病等心脏问题的患者来说,极易诱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者引发致命的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对此,石敏给出“两个15”原则急救指南: - 第一个“15”,快速补充糖分,马上吃下或喝下含15克碳水化合物的快速升糖食品。“例如3到5颗硬糖、约150毫升普通可乐或果汁、一大汤匙蜂蜜或白糖,或者3到4片专门的葡萄糖片。像蛋糕、饼干这些含脂肪多的食物,看着甜,但升糖速度太慢,救急时反而容易误事。”石敏提醒说。
- 第二个“15”,是等待15分钟后复测血糖,如果症状没有明显好转,必须重复“第一个15”。“若症状缓解,为防止血糖再次‘跳水’,最好再吃点面包、几块苏打饼干或者喝杯牛奶,提供更持久的能量。”石敏补充道。
- 按“两个15”原则处理两次后,症状仍未缓解或意识状态越来越差,需立即就医。
然而,并非所有低血糖都能自行处理。石敏指出,如果已经昏迷或无法吞咽,绝对禁止强行喂食或喂水,应立即送医急救。低血糖频繁发作,即使每次都能缓过来,也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转载来源:淮安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