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14日,“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洪泽区第六期青年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专题培训活动在洪泽区消防救援大队举行,来自全区的27名大中小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这场由淮安市社科联、共青团洪泽区委、洪泽论坛等多方联合主办的活动,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一次对生命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深度叩问。
学子们首先来到了装备展示区,他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无齿锯、液压破拆具、消防头盔、汽油锯、隔热服、空气呼吸器…… 这些平时只在电视上见过的装备,此刻就摆在眼前。“这套隔热服能承受多少度的高温?”“空气呼吸器能使用多长时间?” 面对一连串的问题,消防员耐心解答:“我们的隔热服能在800℃高温下短时间作业,空气呼吸器标准续航是30分钟,但实战中我们会根据情况灵活调整。”
“同学们注意看,这是液压破拆工具组,俗称‘液压剪’,能轻松剪断钢筋、护栏。” 一位中学生下意识地张大了嘴巴:“原来电影里消防员救人的场景是真的,这些工具也太厉害了!”
消防员随后来到了室内消火栓前,这个在居民楼、商场等场所随处可见的红色消防器材,此刻正静静等待着展示它的“实战价值”。“大家日常或许经常见到它,但真正遇到火情时能否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 消防员一边讲解,一边熟练地打开消火栓箱门。在完成开箱、接水带、拧阀门等一系列标准演示后,两位大学生志愿者带着些许紧张又兴奋的神情走上前。他们分工协作,一人小心翼翼地将消火栓出水口对准软管接口,慢慢旋转固定;另一人则双手托着水枪头,对准水带另一端的接口精准对接。尽管动作略显生疏,但流程却十分准确,完全符合操作规范,成功达到了模拟实战的训练效果。
消防救援大队的院子里,五辆红色消防车整齐排列,如同蓄势待发的“钢铁卫士”。虽然它们都披着醒目的消防红,外形轮廓相似,但各自的“本领”却大不相同,分别有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干粉消防车、救援消防车和远程供水消防车。
在这些“消防尖兵”中,救援消防车显得格外特别。与其他载水的消防车不同,它的车厢里没有一滴水,取而代之的是满满一车厢的 “救命工具”。打开车厢门,各类专业装备一目了然:能在黑暗中照亮救援现场的大功率照明灯,可平稳转运伤员的多功能软担架,能快速排除火场浓烟的排烟机,能跨越障碍输送救生物资的救生抛投器,还有用于高空救援、深井救援的绳索救援装备等。这些装备如同消防员的 “第二双手”,在各类复杂救援现场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水罐消防车前,这辆 “灭火主力” 早已进入一级待命状态 —— 粗壮的输水管早已充盈着高压水流,引擎发出沉稳有力的轰鸣,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消防员双手紧握水枪,双脚稳稳扎根地面,他果断地打开控制阀门。
高压水流瞬间从水枪口喷涌而出,先是化作一道笔直的白色水柱,蕴藏着势不可挡的力量;紧接着消防员手腕轻转,水流骤然散开,变成漫天飞舞的水花,像无数珍珠在空中跳跃。阳光穿过晶莹的水珠,在半空架起一道绚烂的彩虹,映在每个人惊叹的眼眸中。现场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许多学子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纷纷想要体验。当他们接过沉甸甸的水枪,在消防员的指导下打开阀门时,都紧盯着水流的方向,眼中满是期待的光芒,盼望着那道象征着勇气与希望的彩虹能再次在自己手中绽放。每一次水柱腾空、每一次水花飞溅,都伴随着欢呼与喝彩。
最令人期待的环节是登云梯体验。当云梯平台降落到距离地面五六十厘米的位置,一位女生举起手示意登上云梯平台,另一位男生也跟了上去。在消防员的帮助下,他们戴上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向观看的学子们挥手致意。此时,消防车轰鸣,平台缓缓上升,向蓝天靠拢。风从耳畔拂过,脚下的地面逐渐缩小,头顶的白云仿佛触手可及。当平台升至数米高空悬停片刻后,又稳稳降下。体验结束后,女生拍着胸口感慨道:“原来消防员在这么高的地方工作,既能看到远处的情况,又要克服恐高,太不容易了!”
夕阳下,学子们挥别消防员。液压破拆工具的强悍、防护服的重量、水枪的威力等都化作了对安全的敬畏。这场体验不是终点,而是他们成为安全守护者的起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