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90 ”后是敢于挑战的一代,而洪泽区朱坝街道马棚村淮安名扬鹦鹉繁育基地总经理张中心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放弃城市的繁华,怀揣理想与热忱,一头扎进鹦鹉繁育的领域,在洪泽的绿水翠影间搭建起现代化养殖基地。仅用一年不到的时间,基地内存栏量就达到了1100羽,24年下半年至25年上半年,该基地已繁育3000余只珍稀类别鹦鹉,实现销售额300 余万元。这位 90 后创业者的“羽”众不同,不仅成就了自己,也帮助不少合作伙伴实现了事业上的突破。 踏入位于洪泽区朱坝街道马棚村境内的淮安名扬鹦鹉繁育基地,此起彼伏的鸟鸣声如潮水般漫过耳膜,在晨光中谱写出充满野性的自然乐章。再看那鹦鹉的色彩更是五彩斑斓——红的似火,绿的如翠,蓝的像海,黄的若金,仿佛一幅灵动的油画在眼前徐徐展开。
走进鹦鹉放飞笼内,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扑面而来。数百只鹦鹉不仅不害怕,反而变得十分活跃起来。有的在头顶上飞来飞去,翅膀扇动带来阵阵凉风;有的轻轻地落在头顶、肩头,亲昵地蹭着头发、衣领;还有的径直落在你摊开的掌心,叽叽喳喳地争食着。
在这群活泼可爱的鹦鹉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只非洲灰鹦鹉。它身姿优雅,羽毛呈现出深邃的灰色,仿佛是被岁月精心打磨过的艺术品;尾巴处那一抹鲜艳的红色,为它增添了几分灵动与俏皮;肚子则是浅灰色,显得柔和而温暖。当它昂首挺胸发出洪亮的叫声时,那威风凛凛的模样,仿佛是这片鹦鹉王国的王者,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威严与自信。
在张中心的鼓励下,我小心翼翼地把手伸了过去,这只非洲灰鹦鹉用嘴慢慢衔着我的手,表现出十分友好的姿态。那一刻,人与鸟之间仿佛没有了界限,一种意想不到的快乐在心底悄然蔓延开来。 目睹眼前这一幕幕温馨而奇妙的场景,我不禁对张中心油然而生敬意,这才仔细地打量他。他很年轻,最多三十出头;他非常谦逊,说话像春风拂面,让人迅速生出亲近感。他内心深处流淌出的善良,全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言行举止之中,悄然间温暖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当话题谈及他的创业史,张中心便娓娓道来。他来自扬州市邗江区,2019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农学院兽医异宠专业。
毕业后的他雄心勃勃,一心想要将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以此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
经过对市场的深入调研与分析,他敏锐地察觉到鹦鹉繁育行业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果断将鹦鹉繁育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2020年2月,他在老家试养了200对牡丹鹦鹉。然而,命运似乎总要考验这位年轻的创业者。2020年4月,养殖场出现了大量的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鹦鹉成批量死亡。此时,他才深刻地认识到,预防大于救治,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绝不能替代实践经验,必须从头学起。为此他专门前往沈阳、商丘等地拜师学艺。凭着这股钻研劲,他最终攻克了技术难关,取得了成功。
成功来自坚持,自信来自实力。张中心的目标更大了,他要建立一个品种更多、规模更大的鹦鹉繁育基地。
繁育基地的地点选择哪里,这是张中心开始考虑比较多的问题。经过反复考察筛选,他决定选择生态环境好、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的洪泽区作为选址地点。
与此同时,繁育品种上从过去两种的非保育种类,逐步发展为现在的九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鹦鹉类,其中包括非洲灰、彩虹吸蜜、蓝黄金刚、葵花凤头鹦鹉、和尚、太阳锥尾、绿颊锥尾等鹦鹉类珍稀品种。
2024年下半年,他多次前往江苏省林业局申请办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繁育许可手续。2025年1月14日,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批准,这无疑为他的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令人欣喜的是,项目的进展比他想象得还要顺利。他的项目得到了洪泽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电公司、环保局、农业农村局和朱坝街道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这让他更加确信当初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
在张中心看来,创业的过程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更是一个收获快乐的旅程。在孵化室里,一个个小小的鹦鹉蛋安静地躺在孵化箱内。经过21天的孵化,蛋壳上开始出现细微的裂痕,一只只小鹦鹉用它那稚嫩的喙一点一点地啄破蛋壳,艰难地探出小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全新的世界。从最初只能在保温箱内蠕动,到渐渐长出柔软的绒毛,再到能够蹒跚学步、尝试飞行,每一个阶段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顽强。 在名扬鹦鹉繁育基地,有鹦鹉会用简单的语言与人进行交流,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在一处角落的笼子里,一只羽毛呈蓝色、喙部为黄色的鹦鹉格外引人注目。介绍称此品种为蓝和尚鹦鹉,说话能力非常强而且与人亲昵度特别好,此刻,它正应和着独特的节奏,在笼子里自在打转,用标准的普通话背诵着《春晓》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它吐字清晰流畅、语调抑扬顿挫、动作自然潇洒,浑身散发着蓬勃的聪颖与活力。
当鹦鹉背完《春晓》,众人正沉浸在惊叹与赞赏中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它突然说起了洪泽的方言:“妈妈带你去洗澡,好不好?给我吃点个,你叫什么名字?” 那地道的乡音从鹦鹉口中冒出,反差感十足。周围的人们先是一愣,继而捧腹大笑 。
张中心的格局出乎我意料,落户洪泽一年不到,在他的帮助下,淮安市内从名扬基地引种新发展鹦鹉繁育基地8家。在服务方面,张中心技术包教,产品包销,解决了创业人的后顾之忧。他说:“繁育国家保护动物不仅是为了让珍惜鹦鹉类别数量不断增加,也会为创业者提供不错的收益,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人走上致富之路。”
比如岔河镇张先生,对鹦鹉养殖十分感兴趣。在抖音直播间里刷到了名扬鹦鹉张中心,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去电话,希望能得到一些帮助,没想到立即得到了张中心的回应。春节后张先生登门拜访,几句话谈下来,他就觉得张中心是一个可以依赖信任的人。于是张先生果断投资2万元购买了30对幼苗。此后,张中心经常上门指导,从养殖环境的搭建到日常的喂养管理,每一个细节都悉心教导。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张先生养殖的鹦鹉已成功产崽 50 多个,创收3万多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从城市到乡村,从书本到实践,张中心用智慧与汗水编织出一个绚丽多彩的鹦鹉王国。这里,每一声鸟鸣都是生命的欢歌,每一抹羽色都是梦想的色彩。他不仅在繁育国家珍稀动物领域闯出一片天,更以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定能绽放出别样的精彩。
图文:韩夕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