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代代相传,青春梦想生生不息。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节日里,我们以“讲述身边故事·微光点亮征程”为笔,书写法院干警的担当与赤诚。 即日起,我们将在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青年干警的演讲风采,带您聆听那些藏在平凡工作里的动人故事,感受法治微光如何汇聚成炬,照亮司法为民的前行之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演讲,将法院人可歌可泣、可亲可敬的故事娓娓道来…… 千言万诉 终成星河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执行局全体干警凝聚智慧和汗水,彰显力度与温度的执行故事。 提到法官,大多数人脑海中会浮现身穿法袍,手持法槌,在庄严肃穆的法庭上评断曲直黑白的形象。而有那么一群法官,他们不穿法袍、不拿法槌,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不畏严寒酷暑奔波于各种查封、扣押的执行现场,为人民群众将生效的判决兑现成真金白银,他们就是执行法官。如果说法院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执行工作便是实现当事人胜诉权益的“最后一公里”。 一场车祸,3万元赔偿,牵动着两个不幸的家庭,两位耄耋老人一个是亟需钱来治病,另一个是执行失能难赔付。李婕法官走访村干部群众,调查被执行人家庭及其财产,并以南通信义大妈丛慧玉的故事,鼓励他诚信赔偿。同时,李法官如实告知执行情况,积极引导申请人及其子女转变认识、降低诉求。话是开心锁,解开了心结,困扰在两位老人、两个家庭的疑云,彻底化解。事后,被执行人说,“经历这场执行,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人民法官为人民。” 鱼塘清空、鲜鱼处置在执行中本就难办,夹杂着拖欠租金、鱼苗等未进入司法程序债务。邓金龙法官提前制定执行预案,在淮安两级三家法院协同执行下,统一执行口径,分小组与当地村组干部协同做群众工作,无缝衔接清塘与售卖鱼货。此举,既保障了执行工作有序实施,又维护了申请人合法权益,群众事无小事,均衡照顾群众利益,才能真心获得群众认可和拥护。 2017年史某持刀重伤曹某,未能履行36万余元的人身损害赔偿。尽管史某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孙笑彬法官并未因此放弃,而是积极为曹某申请司法救助,多方协调。他多次找寻史某家人,劝导其家人在一起想办法、共同解决史某赔偿款问题。在面对执行强制措施、拒执犯罪双重威慑下,悉心引导史某家人与曹某家人就执行赔偿款及后续治疗费用,打包一次性处理。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最终史某赔付58万元,彻底化解了这起长达7年之久的执行难案。 执行,最接近公平正义。我们以小案不小办的执着,努力办好民心案,汇聚起为民司法之光,终成燎原之势,照亮社会主义法治之路的星河! 转载来源:洪泽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