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代代相传,青春梦想生生不息。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节日里,我们以“讲述身边故事·微光点亮征程”为笔,书写法院干警的担当与赤诚。 即日起,我们将在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青年干警的演讲风采,带您聆听那些藏在平凡工作里的动人故事,感受法治微光如何汇聚成炬,照亮司法为民的前行之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演讲,将法院人可歌可泣、可亲可敬的故事娓娓道来…… 听过了太多法官们的故事,今天,我想讲讲司法警察的故事。 故事要从一条河说起,在塔克拉玛干的沙漠里,塔里木河以银鳞游弋的姿态划过金色的沙海。自天山古老冰川剥离的纯净碎片,在2179公里的奔腾中蒸腾成雾,最终在台特玛湖的蔚蓝湖面上凝结。正如这片距海1500公里的埂古内陆,咸涩的季风永远吹不散他的孤独,正如某些守护注定与荣誉无关。 故事还是从我开始吧,我是一名00后,毕业于富有“司法警官摇篮”之名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从我17岁成为一名“预备役”人民警察起,就对能成为一名人民警察而深感自豪。然而,在我21岁的年纪,当我真正成为一名司法警察后,事情却与我所憧憬的不一样。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安全检查、值庭、押解工作,面对突发暴力事件,面对抗拒执法的群众和律师,面对部分当事人的轻视和不屑,我的内心充满了迷惘。此时我想起书中的一句话“遇事不决,可问春风,春风不决,可问本心。”我问我自己:“你为什么要成为一名司法警察?” 在学习警队的工作职责时,听着前辈们娓娓道来的执勤经验和警队平淡厚重的历史,我发现司法警务并不像我想的那样平凡。警队的老前辈们告诉我,司法警察的工作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将一件事重复100次、1000次、10000次在他们眼中是一件平常的事。安检口一年要接待54968名来院群众,就意味着你需要54968次的俯身蹲下才能完成腿部的安检,全年1156次的安全巡查,将每一位干警的足迹连起来,是整整17次马拉松的距离。207次庭审保障,就意味着207次庭前检查,207次风险评估,207次押解送还。但就是这样的一年,他们已经坚持了29年。 队里的老同志说:“如果说人民法院是天空中照亮公平正义的一束光,那么司法警察所从事的事业,就是保障每一个人民群众都有安心自由沐浴在阳光下的权利。”阳光之下,是洪泽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建队29年以来,21名同志共同撑起的1万余天的不懈坚守,是他们代代相传的坚守选择。这1万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勤汗水是悄无声息,司法警察的成绩是没法写在功劳簿上的,可他们的付出却让“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箴言愈发清晰。 前辈们说,29年前的那一天,他们也曾和我一样,感到过迷惘和失落,但当他们认识到司法警察所从事的,是造福和保障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事业,是光荣而艰巨的事业。他们选择的,是之后10000多天的坚守。渐渐地,从跟随法官实地调查的田间地头,到披星戴月的提押送拘日常。我感觉自己正慢慢从一位旁观者,转变成司法事业的捍卫者,保护者。当我看到,我认真回答来院群众的每一个问题;当我看到疑似遭受家暴的老大爷因为我们的帮助,停止哭泣;当我面对坚持将带有农药的瓶子带进法院的律师,我可以勇敢的的告诉他:“这是我的警号,欢迎您的监督,但是您不可以将其带入法庭”。我忽然懂得春风化雨的深意:我们的努力是安检仪平稳的嗡鸣,是押解车准时抵达的震颤,是每一名来院人民群众舒心放心的笑容。 此时,当再回首警队前辈坚守过的漫长岁月,整整29年。29年或许很短,短到许多事仿佛昨天发生的一样,又或许很长,长到可能是一名司法警察的从警一生。我终于也成为了坚守在这条漫长岁月道路上的一员。即使这条路将是漫长的路,但我并不孤独,因为我身后站着全队21名前辈的身影,飘扬着闪烁了29年的光荣旗帜。我因此决心将这份独属于司法警察的默默守护传承下去,将这份不畏艰苦、敝衣褴褛、开拓进取的精神传承下去。 同志们,21名司法警察就像那奔流了2179公里的塔里木河,在与风沙的战斗中或许会被黄沙掩埋,或许会断流,但是他们并不在乎,假如没有塔里木河,沙漠不会有流水抵达,假如没有司法警察,公平正义就难以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进行。正如塔里木河一样,不是每一条河都要注入海洋,也不是每一个为人民谋幸福、谋和谐的人民法院工作者都必须穿上法袍,举起法槌。 同志们,此时,春风又至,我仿佛听见春汛漫过戈壁。漫过那条21道藏蓝身影将自己的青春岁月锻成的坚固河床,正如人民警察之歌开篇所唱的:“伟大的祖国赋予我使命,复兴的民族给予我力量,忠诚的道路浴血荣光,英雄的足迹越走越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