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5日晚,新四军彭雪峰四师的一个连队石工连,奉命发起了对蒋坝镇的进攻。他们与国民党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成功占领了蒋坝镇,这场战斗被称为蒋坝战斗。如今蒋坝镇西侧的洪泽湖大堤上,一组展现“石工堤连”战斗的雕塑静静矗立着,如遇小雨天气,雕塑更显沧桑,仿佛在向游客们诉说着当年激烈的战斗过程。 湖边有一组百姓筑堤雕塑,百姓有的在凿石,有的在拉车。它展现了淮安劳动人民的不朽杰作——洪泽湖大堤的筑造过程,同时也是红色老区革命史的见证。 三河闸是中国自行设计的全国第二大闸,也是淮河流域第一大闸。全长697.75米,共63个孔,每孔净宽10米,于1952年10月动工兴建,1953年7月建成。 鹤鹭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河闸水利风景区的西侧,有一片百余亩的乔木林,是大鸨、白鹭、灰鹭等十几种国家级一、二类保护鸟类的聚集地和繁殖地,已初步形成了鸟类自然保护区。 月亮湖浏览区:位于三河闸水利风景区的南侧,有一个400亩的深水湖,因形状酷似月牙而得名。此湖水域清澈碧冽,沿岸水草摇曳,湖面西南侧有100余亩野莲菱,盛夏季节呈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景。 洪泽湖水利碑廊和洪泽湖镇水铁牛:作为三河闸水利风景区的一部分,这些人文景观增添了景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蒋坝始于东汉,兴于明清,是一个具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镇,坐落于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古堰南首,素有“苏北小南京”之称。旧时,蒋坝商业十分发达,外地客商云集,有“十里听响,五里停舟”的美誉。 蒋坝鱼圆呈长条状、口感嫩滑 地点:学校/指定集合点。 交通:大巴车(提前安排讲解员或带队老师介绍蒋坝概况)。 09:30-10:30 洪泽湖大堤(石工堤连)研学 活动内容: 参观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古堰(石工堤连),了解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 观察堤坝结构,学习防洪、蓄水原理,结合地理知识分析洪泽湖对淮河流域的作用。 互动任务:绘制堤坝剖面图或记录水利工程特点。 10:30-11:30 三河闸 地点:三河闸纪念馆或景区入口广场 活动内容: 观看三河闸纪录片/沙盘模型,了解其建设背景(1953年建成,亚洲最大节制闸之一) 讨论水闸对周边湿地生态的影响(如鱼类洄游、水质净化)⚪思考题:水闸如何调节水位 推荐菜品:蒋坝鱼圆、螺蛳炒韭菜、洪泽湖银鱼蒸蛋、小鱼锅贴。 文化学习: 了解“蒋坝鱼圆”非遗制作技艺,探讨洪泽湖渔业资源与饮食文化的关系。 分组讨论“如何平衡渔业开发与生态保护”。 路线:蒋坝老街(明清建筑群)、百年银杏树 研学任务: 记录古镇建筑特色(如青砖灰瓦、木质结构),访谈当地居民了解古镇变迁 通过老照片对比,思考传统聚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14:30-16:00 非遗手作体验 活动二选一: 选项1:鱼圆制作工坊 在师傅指导下亲手制作蒋坝鱼圆,学习传统手艺,理解“匠人精神”。 选项2:芦苇画DIY 利用湿地芦苇制作环保工艺品,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意。 16:00-16:30 总结与分享 分组汇报研学成果(如水利工程原理、生态保护倡议、古镇文化感悟等)。 颁发研学证书或纪念徽章(需提前准备)。 16:30-17:30 乘车返回出发地 1、行前准备: 学生携带笔记本、相机、防晒帽、便携水杯。 教师准备研学手册(含水利知识、湿地生态、古镇历史资料)。 2、安全提示: 湖边活动需专人看护,禁止单独靠近水域。 知识拓展:融合地理、历史、生物、劳动教育多学科内容。 能力培养:锻炼观察力、实践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 情感目标:增强对传统水利文化、生态保护的认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