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早晨,朱坝街道福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内,十多位残疾朋友已围坐在一起,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的仿真草坪组装板,挑拣叶片、分类组装、整理草坪……不一会儿,一旁便整齐地堆好了一层层组装好的仿真草坪。看着眼前的劳动成果,他们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一旁的负责人季兆定也露出了认可的表情。 季兆定曾是电子设备厂的一名技术工人,2010年因身体原因落下残疾,便离开了电子设备厂,后通过招聘进入朱坝街道残联任专职委员至今。2017年,季兆定领头创办了朱坝街道福康家园“残疾人之家”,主要为精神、智力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康复、就业、文体等服务,搭建起了专为残疾人群体服务的平台。 为激发残疾人自强自立的成就感,福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开展辅助性就业劳动,实行计件报酬制,同时实行考勤制度,凡是当天出勤的,一律补贴10元作为奖励。为了维持稳定的业务量,季兆定主动出击,积极拓宽市场助残渠道。“多家企业和我们达成了合作意向,常年优先供应手工项目,能够稳定20名左右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季兆定说。 福康家园“残疾人之家”还积极与街道卫生院开展医疗合作,邀请医务人员每月为残疾人作康复训练指导,引导大家提高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家园内设置了图书室、文体室、棋牌室、休息室等功能区,还邀请专业音乐老师教授大家演奏葫芦丝,并组织大家参加了2024年度淮安市残疾人文艺汇演,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这里,我们有事做、有钱挣,比天天待在家里好多了,家里人也放心了很多。”正在整理仿真草坪成品的小王笑着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全区共有“残疾人之家”19家,实现了各镇(街道)全覆盖,服务日间照料残疾人313名、辅助性就业残疾人220名,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原生家庭的压力,还让入托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实现自我价值,真正达到了“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幸福一方人”的建设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