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虽然年轻,却有着14年的汽车维修经验;他虽然学历不高,但深谙经营之道,在汽车维修行业做得风生水起;他虽然整天与油渍打交道,但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快乐与幸福。他用自己的方式,在汽修行业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就是安达轮胎销售汽车服务公司总经理王野。
初见王野,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中等身材,圆脸大眼。他身穿灰黑色的工装,袖子随意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上面星星点点的分布着油渍和细微的伤痕,那是岁月和工作留下的印记。他的脸庞带着 “90后”的朝气,却又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坚毅,一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热爱与执着。
王野,1994年11月11日出生在泗阳县新袁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为家境贫寒,他不得不中途辍学。但命运的转折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王野的父亲敏锐地察觉到,随着私家车的日益普及,未来汽修行业前景广阔。于是,在王野17岁那年,父亲安排他跟随在镇江已小有成就的堂哥学习汽车维修技术,期望儿子王野有朝一日能改变家庭的贫困面貌。
那时的王野青涩而懵懂,面对复杂的汽车构造和种类繁多的修理工具,心中满是好奇与敬畏。每天,他总是早早来到维修店,跟着师傅们学习各种修理技巧,从最基础的更换轮胎、机油,到拆解发动机、维修电路。枯燥的理论知识和繁琐的操作流程,在他眼中如同一个个待解的谜题,他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在堂哥和其他师傅的指导下,王野在镇江某汽车维修厂进步很快,两年下来,打下了较为深厚的基础。
有了技术支撑,王野的底气不一样了。2013年春天,他回到洪泽,在东三街南侧路边租了一间门面经营轮胎销售和一些简单的汽车维修业务。
身份的转变让他迅速意识到,做老板和做工人完全不同。他不仅要具备精湛的维修技术,还要有敏锐的经营眼光和出色的沟通能力。他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一点一点的积累,期待着破茧成蝶的那一天。
经过三年的磨炼,王野成熟了,他的目标更远大,视野更开阔,信心也更足。2016年4月,他在附近又租赁了3间近200平方米的门面房,扩大经营规模。截至目前,他先后投资40万多元多次更新刹车盘修复机、轮毂整形机、轮胎拆装机,四轮定位仪等。光公司库存的轮胎就有1000多只。
在经营过程中,王野始终坚持“客户至上”的理念。他深知,客户把车交给自己,不仅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责任。所以,每一辆送来维修的汽车,他都会亲自检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他对员工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技术,更要拥有良好的服务态度。他常常对员工说:“我们修的不仅是车,更是客户的安心与信任。”
2023年夏天的一个深夜,王野突然接到一位女司机的电话,在205国道上她的车不幸撞上了路上的一个砖堆,汽车油底壳被撞坏,机油不断下漏,发动机也熄火。看着身旁一辆辆疾驰而过的大货车,女司机害怕极了。
王野接到电话后,立刻带领维修团队赶到现场。他打开抛锚汽车的双闪灯,放置好三角警示牌,并安排人用自己的车先把女司机送回家,然后又叫来一辆救援车把抛锚的私家车拖回到公司进行维修。三天后,女司机取回修复好的车时感激不已,对王野的技术和服务赞不绝口。从那以后,这位女司机便成为了王野铁粉,还介绍了许多朋友前来维修保养车辆。
王野的经营理念是只赚应该赚的钱,不赚违背良心的钱。每次为车辆检查完毕,他都会依据实际情况,为顾客制定一个细致的维修方案,让顾客清楚了解车辆的问题所在以及维修的方向。修理工作完成后,他还会将所更换的配件明细等一一罗列,整理成清单交给客户,致力于给顾客带来一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修车体验。
在结账环节,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不少客户十分干脆,直接询问最终的付款数字,连明细都不过问,就爽快地把钱支付了过来。虽说在一些交易中他看似少赚了些,但换来的是客户数量的稳步增长以及日益提升的口碑,这无疑是更为宝贵的财富。
2月24日下午两点多,一辆丰田商务车缓缓驶入公司。驾驶员一下车便焦急地陈说车辆出现了车轮跑偏、方向不正的问题,并迫切希望王野能尽快帮忙处理。我好奇地问驾驶员为何不先谈谈价格,他满是信任地笑着说:“不需要谈价格,他说多少就多少,我来他家修车都七八年了,他的为人我再清楚不过,对他我一百个放心!”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感,正是王野长久以来诚信经营的最好见证。
当被问及从事汽车维修最大的感受时,这位年轻的“90后”小伙子话语中有些遗憾和无奈,他说:“太辛苦了,每天从早忙到晚,没有节假日,几乎很少有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并非不想外出放松,实在是怕电话突然响起,或者客户上门时店里没人接待,这样就辜负了客户对我的信任。哪怕是大年初一、初二,我公司都安排了人值班。”
王野的故事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他在油污中坚守匠心,在喧嚣中保持专注,用技术传承行业技艺,用服务温暖人心。这位“90后”用行动证明:只要心怀热爱、脚踏实地,平凡岗位也能绽放出耀眼光芒。
图文:韩夕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