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坝始建于东汉时期,至今已有 1800 多年历史,宛如一颗璀璨的苏北明珠。它位于苏北地区水陆交通咽喉之地,西临洪泽湖,南接三河闸,东依里下河大平原。205 国道贯穿南北,淮河上游南下的船只经蒋坝船闸驶入长江。这里自古以来就是繁华的集镇,有 “三街六市、十里听响、五里停舟” 的说法,享有 “苏北小南京” 的美誉。 蒋坝镇,一座水韵悠扬的古镇,仿若水乡泽国里的明珠。镇中河道纵横交错,水网如织密布。东泗河、西泗河似灵动玉带蜿蜒流转,东河塘、西河塘静若处子倒映天光云影,小东湖澄澈如镜,清水沟潺潺而流,船闸引河波光潋滟,这些生态绿色河道交错贯穿全镇,所经之处,生态盎然,秀色可餐,宛如天作之合的纯美画卷徐徐铺展。 蒋坝镇四面碧水环抱,仿若遗世独立的水上仙境,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它雄踞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南端之首,西望洪泽湖,浩渺烟波一望无际,水天相接处仿若仙境边际;南邻声名远扬的三河闸,雄伟壮观,控御一方水势;北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洪泽站,枢纽关键,泽被广袤大地;东连淮河入江水道,奔腾不息,通联江河脉络。大湖大河浩渺无垠环绕四周,沟渠河塘星罗棋布点缀其间,共同勾勒出 “烟波水世界,绿色梦田园” 这般如诗如梦的绝美盛景,令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 在洪泽区蒋坝镇老街,藏着一处令人心驰神往的百年音乐小院 —— 叁遇空间。踏入小院,青砖墙在岁月的洗礼下透着斑驳的痕迹,黛瓦顶错落有致,木质玻璃窗棂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古雅的韵味扑面而来。 院内景致别有洞天,布局精巧雅致。两张古朴的矮木桌旁,数把竹椅错落摆放,炉上煮茶,热气腾腾,茶香悠悠飘散,似在诉说着光阴的故事。茶几之上,琳琅满目的甜品小食精致诱人,甜香与茶香交织缠绕,弥漫在空气中。十余坛绿植生机盎然,繁花竞放,幽芳暗吐,为小院添了一抹清新与灵动。 尤为有趣的是,一只聪明伶俐的边牧犬 “金玺”,宛如热情好客的 “店小二”,欢腾地陪着往来宾客穿梭其间,引领着众人里外参观,所到之处,欢声笑语不断,让这座百年小院更具独特魅力与温情。 在叁遇空间,喝茶、看书、拍摄、弹琴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在叁遇空间这方充满古韵与雅趣的天地里,淮安音协的成员们纷至沓来。他们围坐在那散发着岁月沉香的木桌旁,桌上茶香袅袅升腾,与周围静谧且富有诗意的环境相得益彰。众人一边轻啜香茗,让那温润的茶汤在舌尖散开,品味着茶中蕴含的山川灵韵与悠长韵味;一边畅谈起对音乐的深刻感悟。 他们思索着音乐与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探讨如何让音乐的灵动旋律与茶的醇厚芬芳相互交融。在这百年音乐小院里,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探讨交流一条音乐与茶携手共进的创新之路,让两种艺术形式在融合中焕发出全新的魅力与活力,为淮安的文化艺术领域增添一抹独特而迷人的色彩。 在叁遇空间的庭院之内,音乐元素浓郁满溢。手鼓、架子鼓、吉他、钢琴等各式乐器,有序陈列于几间房舍的醒目之处,似在无声诉说着音乐的故事。市音协一行人,在王淮生主席的带领下来到叁遇小院,王主席饶有兴趣的参观了小院,市音协副主席陈凯先生道:”叁遇空间的颜晚晚作为洪泽音协的一员,正以小院为独特舞台,积极向广大游客推介蒋坝镇的河工文化和洪泽湖渔鼓等非遗文化,让古老的韵律在新时代焕发出崭新的生机与活力,奏响传承与弘扬的激昂乐章。”市音协副主席夏万里先生亦道:"音乐来源于生活,在叁遇小院总能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灵动和美好,使人心旷神怡”。 茶韵幽绵,仿若岁月的低吟浅唱,悄然润泽心灵;音乐空灵,恰似灵魂的肆意飞扬,尽情倾诉衷肠。二者于此交融,恰似星汉与山川的邂逅,共谱出一曲动人心弦、醉人心魄的文化和鸣,永不停歇地在时光长河中荡漾,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至美境界的永恒追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