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论坛

  • 网站客服:0517-87228198
  • 合作热线:13915154595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871|回复: 7

[诗中洪泽湖] 2.2《唐宋诗词印证龟山锁钥达四方》(二)

  [复制链接]

30

主题

30

帖子

1528

积分

六年级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28
发表于 2024-11-19 08: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IANA
【诗中洪泽湖】第7期
2.2《唐宋诗词印证龟山锁钥达四方》(二)
龟山沿东北方向淮河右岸复线运河近180里可到楚州
孙玉清
        编者语:中华名湖洪泽湖,邗沟西道白马湖,世界遗产高家堰,运河节点张福河,国际工程古灌区,悟空故乡在龟山,道教圣地老子山……这里就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因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而得名的洪泽,古迹众多,目前怀抱三处世界遗产,即洪泽湖大堤、张福河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和洪泽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而其所拥有的洪泽湖文化,更是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远流长,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现在,淮安市洪泽区运河淮河文化研究会与洪泽论坛联合开设《溯源洪泽》栏目,并设置系列子栏目,特邀洪泽地方文史专家解读洪泽湖文化,旨在增强文化自信,让洪泽湖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传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舞凝聚人心,全身心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子栏目《诗中洪泽湖》主要以历代诗家词人所写的洪泽湖诗词来分析解读洪泽湖文化。本次特邀孙玉清从“龟山沿东北方向淮河故道180里可至楚州、龟山沿东北方向淮河右岸复线运河近180里可到楚州、龟山沿西北方向汴河1300里可达开封、龟山沿朝西方向淮河1600里可抵南阳”等角度解读其所撰写的《唐宋诗词印证龟山锁钥达四方》一文。本文分四个部分进行解读,本期解读其中的第二部分《龟山沿东北方向淮河右岸复线运河近180里可到楚州》。

        唐宋时期,龟山,孤峰耸峙于淮河之中,曾是隋唐运河淮河故道畔的重镇,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龟山村(中国传统村落),历史上为风景观赏佳地、淮河访古胜地、兵家必争之地、唐宋运河要地、佛教文化重地。以龟山为起点,通过东北方向淮河故道和淮河右岸复线运河两条河道,可达楚州(今淮安市淮安区),过邗沟(楚州至扬州)到扬州市,抵长江;通过朝西方向淮河故道逆流而上经中游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宿迁市泗洪县,过汴河口,至安徽省蚌埠市、淮南市、阜阳市,可达上游河南省信阳市,抵南阳市桐柏山淮河源头;向西沿着淮河故道逆流而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后继续前行,然后转入西北方向汴河经江苏省宿迁市、安徽省宿州市、河南省商丘市,可到河南省开封市(时称汴梁),继而借助黄河河道经郑州市抵洛阳市。可见,处于淮河故道畔的龟山,交通枢纽明显,是南来北往漕运船只和东行西进公务船只的必经之地,也是官员、商贾、文人南下北上和东奔西走的重要中转站,因而名冠黄河、淮河和长江。在以龟山为中心所辐射的这四条河道上,留有唐宋诗家词人们的诗词,印证了龟山“锁钥达四方”。
8aa10a309b64fdbdf8ce153733465f6.jpg
        龟山上下游,右岸复线上。三段运河连,安全又便利。
        北宋时期,为避免淮河故道风涛覆溺之患,在淮河故道的右岸,又实施了全长近180里由沙河运河、洪泽新河、龟山运河三段组成的淮河右岸复线运河的开挖计划。
        据郭寿龄所著的《古代史略—进入宋元时期的淮安》一文记载,从雍熙元年(984年)到元丰七年(1084年)的一百年中,复线运河分期施工,陆续完竣通航,数百年谋求的避淮工程终于获得了成功。
        而据刘然、刘飞在《东西大运河的形成和两淮运段的修治》一文记载,宋雍熙年间(984~987年),淮南转运使乔维岳开60里沙河运河,自末口(位于今淮安市淮安区河下镇)至淮阴磨盘口(位于今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入淮。北宋皇佑年间(l049年~1054年),江淮发运史马仲甫首倡、许元实施,开凿自磨盘口至洪泽镇(位于今淮安市洪泽区西北)运河59里,名曰洪泽新河。熙宁四年(1071年),江淮发运使皮公弼重加疏浚,并恢复通航。元丰六年(1083年)正月,江淮发运使罗拯提议、蒋之奇响应,都水监丞陈佑甫具体执行开凿龟山运河,由龟山镇至洪泽镇与洪泽新河相接,这条长57里、阔15丈、深1丈5尺的龟山运河,仅用1年时间完工。实际上是在淮河右岸新开挖一条长近180里新的复线运河,而这条复线运河的水源仍取自淮河,按淮河故道水流的方向,龟山运河居最上游,如今龟山运河和洪泽新河现都在洪泽湖的水域之中。
        于是,以龟山起点,沿东北方向淮河右岸复线运河顺流而下,由龟山运河向东北方向至洪泽新河,经淮阴县磨盘口向东进入沙河运河,终点在楚州末口,行程近180里,沿途经龟山镇、渎头镇、洪泽镇、马头镇、渔沟镇、北辰镇,其中以龟山、洪泽、马头三大古镇为分野三段运河是分期分段完成的,然后转邗沟再行400里直达扬州南的瓜洲抵长江,这样淮河水道运输更为安全和便捷,而原有的隋唐运河淮河故道则继续使用。
2cd5ed7d2fcd01a3e8e3df5a1d1dc46.jpg
        龟山沿东北方向淮河右岸复线运河顺流而下近180里可到楚州十分安全,而楚州沿西南方向淮河右岸复线运河逆流而上近180里可到龟山则更加便利。一样的安全与便利的淮河右岸复线运河景色,诗人们有着别样的感受。
        在安全与便利中,感受新运河的壮观。张舜民在顺流而下行舟时写下了《行运河辛大观先行以此走寄》一诗,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同下龟山时,舟行篙参差。夜投洪泽口,访问失所之。不应一日力,解至淮阴祠。长淮自风浪,竟夕起忧疑。旦日坐闸中,听水忘朝饥。清泠见杂咏,蓊密闻群咿。就柳喜高荫,避桥嫌窄卑。凉风吹水面,襟袖不假披。新螯与老鲑,登俎辄无遗。饱食却思睡,睡起复何为。稍厌理文字,惟思弄孙儿。尚有数舟酒,独酌非所宜。好话不得吐,两日舌如茨。舟行虽云乐,先后不可期。争如鞍马间,吟啸长追随。”诗人描绘了诗人在舟行过程中的一段生活片段,先是从龟山沿淮河右岸复线运河乘舟而行,夜晚到达洪泽口,却不知宿处所在。次日力争前行至淮阴祠,不禁为长淮的风浪感到忧虑。
        在安全与便利中,感受龟山镇的美景。高丽使臣朴寅亮来到龟山镇,写下了《过龟山》一诗:“岩岩峻石叠成山,下著蠙珠一水环。塔影倒垂淮浪底,钟声遥落碧云间。门前客棹洪涛急,竹下僧棋白日闲。一夕胜游堪惜景,故留诗句约重还。”这首诗以诗人过龟山的经历为题材,首先展现了龟山的壮丽景色,通过塔影倒映在淮水中、钟声摇曳在碧蓝天空之间的描绘,呈现出山水交融、自然和谐的美景。诗中描绘了门前船只的快速行驶和竹下僧人的闲适打棋,形成对比,突出了景色之美和游人之闲。诗的最后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倾慕之情,将胜游的经历化为诗句的约束,以表达对美景的怀念和重返的愿望。整首诗意典雅、诗情画意,以景写情,以情抒意,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与赞美,更是反映了在宋代龟山就蜚声海外的事实。
        在安全与便利中,感受渎头镇的风浪。宋绍熙元年(1190年)正月,诗人杨万里作为送伴使,自临安出发,将金国使者送至盱眙回国,在回程沿龟山运河北上至渎头镇时遇大风受阻,于是写下了《渎头阻风》:“天寒春浅蛰未开,船头一声出地雷。老夫惊倒卷帘看,白浪飞从东海来。东海复东几万里,扶桑顷刻到长淮。琉璃地上玉山起,玉山自走非人推。似闻海若怒川后,雨师风伯同抽差。夜提横水明光甲,大呼一战龟山颓。老夫送客理皈棹,适逢奇观亦壮哉。岂不怀皈船不进,檕缆古柳依云堆。须臾惊定却成喜,分付客愁金缕杯。”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和渎头镇起风的惊险场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之情。其中诗句“似闻海若怒川后,雨师风伯同抽差”,似乎听到了海神和河神在怒吼,风伯和雨师也在协助大浪的到来。
        在安全与便利中,感受洪泽镇的魅力。宋熙宁四年(1071年),诗人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这年10月上旬,诗人顺流乘舟赴任杭州通判,从洪泽镇出发沿洪泽新河北上淮阴县,可途中遇到大风只好返回,便写下了《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一诗:“风浪忽如此,吾行欲安归。挂帆却西迈,此计未为非。洪泽三十里,安流去如飞。居民见我还,劳问亦依依。携酒就船卖,此意厚莫违。醒来夜已半,岸木声向微。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我行无南北,适意乃所祈。何劳弄澎湃,终夜摇窗扉。妻孥莫忧色,更有箧中衣。”这首诗通过这短暂而深刻的描绘,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面对自然力量时所表现出的豁达与从容。其中诗句“洪泽三十里,安流去如飞。”则描绘了一种宁静与速度并存的画面,这里的“安流去如飞”不仅形象地展示了船只在平稳的洪泽新河水域中的快速航行,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从容与自信。
6ee2fa673f3c3d5da46c635ced9d4f4.jpg
        在安全与便利中,感受马头镇的友情。贺铸来到淮阴县治所在地马头镇,写下一首诗《舟次淮阴呈邑令田望》呈给友人淮阴邑令:“狂吟醉约昔悠悠,衰病方谐散浪游。蔬粥满杯供我饱,兰舟系岸判君留。尘埃古刹寻遗篆,香火严祠谒故侯。晚具不须烹赤鲤,聊凭别后作书邮。”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狂放吟咏、醉酒漫游的生活回忆,以及对当前简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眼前境况的淡然。其中诗句“蔬粥满杯供我饱,兰舟系岸判君留”,写诗人以粗茶淡饭满足,即使舟泊岸边,也愿意让朋友留下,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尘埃古刹寻遗篆,香火严祠谒故侯”描述了诗人探访古迹,追忆历史的场景,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仰。“晚具不须烹赤鲤,聊凭别后作书邮”暗示,诗人并不追求奢华,而是用朴素的方式寄托情感,通过书信与友人保持联系,传递彼此的思念。
        在安全与便利中,感受渔沟镇的宁静。陈师道一诗《出清口》,描绘了诗人晚年由淮阴县清口渔沟镇沿沙河运河东去楚州的情景:“家世山东饱耕稼,晚托一舟顺流下。渔沟寒饼不下箸,推柂转头更五夜。平明放溜出清口,霜落潮回雾连野。平淮一梦三十里,有日无风神所借。似怜忧患满人间,百孔千疮容一罅。文章末技将自效,语不惊人神可吓。子女玉帛君所余,寄声白鸟烦多谢。”其中,“渔沟寒饼不下箸,推柂转头更五夜”,描绘了舟行中的艰辛与困顿,夜晚还要掌舵,只能勉强果腹。“平淮一梦三十里,有日无风神所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文章末技将自效,语不惊人神可嚇”表明诗人虽身处逆境,仍希望通过文学表达来影响他人,言辞力求深刻。“子女玉帛君所馀,寄声白鸟烦多谢”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将多余之物寄托于自然,向白鸟传达感激之情。
        在安全与便利中,感受北辰镇的淡泊。吴则礼再次来到县治所在地北辰镇的楚州山阳县,写下《再至山阳》一诗,表达了诗人在生活中的超脱,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北湖锥也无,四海一儿子。此生吾知之,不过老病死。五斗一强谋,要饱聊尔耳。秃发犹读书,尽胜种种事。初解行脚包,问讯长淮水。端欲洗枯肠,相见辄欢喜。将借官屋居,聊复置床几。更煮楚州糜,尚欠淮南睡。手中楞严经,咀嚼真有味。姑降老鼻雷,岂复论字义。”其中,诗句“北湖锥也无,四海一儿子”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不屑一顾,只关心精神上的充实;而诗句“此生吾知之,不过老病死”则是诗人对于生命极限的认知和坦然接受。而诗句“更煮楚州糜,尚欠淮南睡”则是对简单饮食和休息的描述,表达了满足当前生活状态的心境。

撰稿人孙玉清: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人,淮安市政协、洪泽区政协特聘文史研究员,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洪泽区运河淮河文化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溯源洪泽》编辑部
总  编:夏宝国
副总编:张敏 王海洋 孙玉清 蒋厚健
主办:淮安市洪泽区运河淮河研究会 洪泽论坛

1543

主题

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教授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345504
发表于 2024-11-19 09:02: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33

主题

1万

帖子

39万

积分

教授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391535
发表于 2024-11-19 10:55: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电信

3

主题

4862

帖子

10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18Rank: 18

积分
107347
发表于 2024-11-19 14:36: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17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硕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51427
发表于 2024-11-19 15:34: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1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18Rank: 18

积分
142314
发表于 2024-11-19 17:2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移动

715

主题

1168

帖子

6万

积分

大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66420
发表于 2024-11-20 08:33: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移动

1805

主题

1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硕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88018
发表于 2024-11-25 05:5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不拜读不学习还真不知道洪泽龟山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呢~~~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