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论坛

  • 网站客服:0517-87228198
  • 合作热线:13915154595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111|回复: 9

[诗中洪泽湖] 2.1《唐宋诗词印证龟山锁钥达四方》(一)

  [复制链接]

30

主题

30

帖子

1528

积分

六年级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28
发表于 2024-11-12 08: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IANA
【诗中洪泽湖】第6期
2.1《唐宋诗词印证龟山锁钥达四方》(一)
龟山沿东北方向淮河故道180里可至楚州
孙玉清
         编者语:中华名湖洪泽湖,邗沟西道白马湖,世界遗产高家堰,运河节点张福河,国际工程古灌区,悟空故乡在龟山,道教圣地老子山……这里就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因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而得名的洪泽,古迹众多,目前怀抱三处世界遗产,即洪泽湖大堤、张福河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和洪泽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而其所拥有的洪泽湖文化,更是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远流长,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现在,淮安市洪泽区运河淮河文化研究会与洪泽论坛联合开设《溯源洪泽》栏目,并设置系列子栏目,特邀洪泽地方文史专家解读洪泽湖文化,旨在增强文化自信,让洪泽湖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传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舞凝聚人心,全身心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子栏目《诗中洪泽湖》主要以历代诗家词人所写的洪泽湖诗词来分析解读洪泽湖文化。本次特邀孙玉清从“龟山沿东北方向淮河故道180里可至楚州、龟山沿东北方向淮河右岸复线运河近180里可到楚州、龟山沿西北方向汴河1300里可达开封、龟山沿朝西方向淮河1600里可抵南阳”等角度解读其所撰写的《唐宋诗词印证龟山锁钥达四方》一文。本文分四个部分进行解读,本期解读其中的第一部分《龟山沿东北方向淮河故道180里可至楚州》。
         唐宋时期,龟山,孤峰耸峙于淮河之中,曾是隋唐运河淮河故道畔的重镇,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龟山村(中国传统村落),历史上为风景观赏佳地、淮河访古胜地、兵家必争之地、唐宋运河要地、佛教文化重地。以龟山为起点,通过东北方向淮河故道和淮河右岸复线运河两条河道,可达楚州(今淮安市淮安区),过邗沟(楚州至扬州)到扬州市,抵长江;通过朝西方向淮河故道逆流而上经中游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宿迁市泗洪县,过汴河口,至安徽省蚌埠市、淮南市、阜阳市,可达上游河南省信阳市,抵南阳市桐柏山淮河源头;向西沿着淮河故道逆流而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后继续前行,然后转入西北方向汴河经江苏省宿迁市、安徽省宿州市、河南省商丘市,可到河南省开封市(时称汴梁),继而借助黄河河道经郑州市抵洛阳市。可见,处于淮河故道畔的龟山,交通枢纽明显,是南来北往漕运船只和东行西进公务船只的必经之地,也是官员、商贾、文人南下北上和东奔西走的重要中转站,因而名冠黄河、淮河和长江。在以龟山为中心所辐射的这四条河道上,留有唐宋诗家词人们的诗词,印证了龟山“锁钥达四方”。
76da0752371f909ff6ed61171915306.jpg
         龟山上下游,淮河天然道。位于楚泗间,湾道水流急。
         唐朝时期,从龟山出发,在当时没有洪泽湖的情况下,沿着东北方向隋唐运河借助的淮河天然河道(史称淮河故道),顺流而下180里至楚州末口的邗沟,然后再行400里直达扬州南的瓜洲抵长江。
         楚州至泗州之间的隋唐运河淮河故道,全长220里,系利用淮河天然河道而连接,过龟山顺流而下则较为顺畅,而逆流而上过龟山则比较艰难。因为泗州以下淮河故道,特别是洪泽浦地区,淮水宽阔,而此段河道中的山阳湾段,由于泗水的汇入,水流尤为迅疾,加之弯道、浅滩重重,漕船从楚州末口要逆行180里到龟山,然后还要再逆行40里才能到泗州,逆行的淮河天然河道,更被来往舟楫视为畏途险境。由于漕运量的增加,过往舟楫的增多,每年在楚、泗二州之间淮河故道的险途上损失的舟船,也猛增到170艘左右。长期的水难事故,造成了无数官漕、商船的生命财产损失。
         龟山沿东北方向淮河故道顺流而下180里可至楚州时见风平,而楚州沿西南方向淮河故道逆流而上180里可至龟山则常遇浪急。一样的风平与浪急的淮河故道景色,诗人们有着别样的体验。
         在风平与浪急中,体验佛教寺的禅学。在龟山上的龟山寺,唐朝诗人元稹写下《修龟山鱼池示众僧》一诗,勉励僧众珍惜禅修的时光,以达观自在之境界:“劝尔诸僧好护持,不须垂钓引青丝。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诗句“劝尔诸僧好护持,不须垂钓引青丝”这两句直接呼吁出家人士要精进护持自己的心性和戒定慧,不必追求世俗的享乐(以钓鱼比喻)。而诗句“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众静坐诵经于云雾缭绕的山中景象的赞美之情,并暗示这种平和专注的状态正是超越世俗烦恼、达到佛法真谛的最佳时刻。
         在风平与浪急中,体验淮河水的壮阔。唐朝白居易《渡淮》一诗展现了诗人对淮河的独特感受:“淮水东南阔,无风渡亦难。孤烟生乍直,远树望多圆。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清流宜映月,今夜重吟看。”“淮水东南阔,无风渡亦难”表达了淮河辽阔且渡河不易,即便是春天也并非一帆风顺。“孤烟生乍直,远树望多圆”则描绘出一道独特的景象——孤立的炊烟笔直,而远处的树木在目力作用下呈现出圆润之感,这是对春日光影变化的细腻捕捉。“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中,“春浪棹声急”表现了渡船搏划水面时激起的涟漪声响,而“夕阳帆影残”则透露出诗人对日落后那剩余而又模糊不清的帆影有所感慨,似乎在暗示时间流逝和旅途中的孤独。“清流宜映月,今夜重吟看”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这清澈的河水倒映出明月,并且想要在今夜再次细细品味这份景致。
9319ac66ad2c946e2a1c90a65380787_副本.jpg
         在风平与浪急中,体验月光下的平静。唐朝诗人徐敞《月映清淮流》一诗描绘了一幅夜晚静谧的淮河水景图:“遥夜淮弥净,浮空月正明。虚无含气白,凝澹映波清。见底深还浅,居高缺复盈。处柔知坎德,持洁表阴精。利物功难并,和光道已成。安流方利涉,应鉴此时情。”诗句“遥夜淮弥净,浮空月正明”表达了远处夜色浓厚而又纯净,高悬的明月洒下银辉,照亮了整个空间。“虚无含气白,凝澹映波清”则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在水面上散发出的柔和而清澈的光泽。诗人通过“见底深还浅,居高缺复盈”表达了对淮河水深浅不一、山峰高低相间的观察,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的起伏变迁。“处柔知坎德,持洁表阴精”则是诗人在这宁静之夜中感悟到事物之间的柔性与坚守,以及内心深处的清明与纯净。“利物功难并,和光道已成”显示了诗人对宇宙万物和谐共生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个人修为已经达到了一种境界。“安流方利涉,应鉴此时情”则是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体会到了顺其自然、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洞察。
         在风平与浪急中,体验渔户家的生活。唐朝诗人刘威诗《宿渔家》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渔家生活图画:“竹屋清江上,风烟四五家。水园分芰叶,邻界认芦花。雨到鱼翻浪,洲回鸟傍沙。月明何处去,片片席帆斜。”开篇“竹屋清江上,风烟四五家”两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处幽雅的居所,竹屋坐落于清澈淮河水之畔,周遭环境被微妙的风和烟气渲染得柔和而迷离,仿佛可以听到远方五家村庄间传来的生活声响。紧接着,“水园分芰叶,邻界认芦花”两句,则从植物细节入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生动美丽。淮水边的园林中,芰(一种水生植物)和叶子相互交织,而邻近的界限则是由芦苇构成,这些自然元素共同编织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地景画卷。“雨到鱼翻浪,洲回鸟傍沙”两句,则描写了雨后淮河水面上的生动景象。雨水的到来激起波澜,水中的鱼儿跳跃着制造出阵阵浪花,而在洲岛边缘,鸟儿则伴随着湿润的沙滩嬉戏,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感知。“月明何处去,片片席帆斜”两句,诗意转向夜景,月光洒落,一切活动似乎都在询问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月亮去了哪里?而那“片片”的席帆斜斜地飘扬着,或许是行船的帆影,也可能是淮河岸边某处遥远的灯火,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在风平与浪急中,体验光阴逝的悲凉。唐朝诗人皇甫冉这首诗《洪泽馆壁上见故礼部尚书题诗》:“底事洪泽壁,空留黄绢词。年年淮水上,行客不胜悲”是诗人在洪泽馆壁上看到了故礼部尚书题写的诗而作,表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历史变迁的感慨。“底事洪泽壁,空留黄绢词”一句,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诗人对于曾经辉煌而今已不再的历史场景的无限感慨。“年年淮水上,行客不胜悲”则描绘出诗人面对淮河流水,不禁思念往昔,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个人生命的渺小,从而产生了深深的悲凉之情。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洪泽馆壁上所承载的历史沉淀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诗中的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了时代感和个人情感交织的佳作。
         在风平与浪急中,体验楚家人的烟霭。唐朝诗人项斯诗《夜泊淮阴》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哀伤的楚家人生活夜晚场景:“夜入楚家烟,烟中人未眠。望来淮岸尽,坐到酒楼前。灯影半临水,筝声多在船。乘流向东去,别此易经年。”诗人在夜幕降临之际,行至楚家烟霭中,发现这里的人们尚未就寝,这种不眠之夜似乎预示着人们内心的不安与焦虑。望向淮河岸边,诗人的视线尽收眼底,而他选择坐在酒楼前。这个位置让他既能观察到周围环境,又能在灯火阑珊中寻得一份宁静。灯光映照在水面上,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又若有所思的氛围。筝声此起彼伏,多来自船上的演奏,这不仅丰富了夜晚的听觉体验,也增添了一种离别与流动的意象。诗人随后决定乘着水流向东方楚州进发,这个选择可能意味着他要离开这一片刻骨铭心之地,去追寻新的生活或是精神上的寄托。“别此易经年”则表达了一种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无奈和对过去时光的珍惜,诗人意识到时间易逝,而这一别可能就是多年,甚至是一生。
cddec19297333c2f21602fd1c84f521.png
         在风平与浪急中,体验无潮期的景美。唐朝诗人李嘉祐诗《白田西忆楚州使君弟》描绘了一种淡远的生活景象和情感体验:“山阳郭里无潮,野水自向新桥。鱼网平铺荷叶,鹭鸶闲步稻苗。秣陵归人惆怅,楚地连山寂寥。却忆士龙宾阁,清琴绿竹萧萧。”“山阳郭里无潮,野水自向新桥”写出了一个平静无波的自然环境,其中“山阳”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是诗人心中的某种意境,“无潮”则强调了这里与海洋的距离和内陆特征,而“野水自向新桥”则展现出水流的自然走向,给人一种顺其自然的感觉。“鱼网平铺荷叶,鹭鸶闲步稻苗”具体描绘了农村生活的情景。鱼网被晾晒在荷叶上,显示了一日劳作后的宁静休息,而鹭鸶(一种水鸟)则悠闲地漫步于稻田之中,这些生动的画面共同构筑出一个和谐安详的乡村生活图景。“秣陵归人惆怅,楚地连山寂寥”转换了情感色彩。诗人心中的不舍与孤独由此展开,“秣陵”可能是诗人所处之地,“归人”则意味着别离,而“楚地连山寂寥”则强调了这片土地的辽阔与荒凉,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凄清和孤独。“却忆士龙宾阁,清琴绿竹萧萧”中,“士龙宾阁”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场所或人物,而“清琴绿竹萧萧”则让人联想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里的“萧萧”声不仅形容了竹林在风中的声音,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隔绝的一种渴望。

撰稿人孙玉清: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人,淮安市政协、洪泽区政协特聘文史研究员,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洪泽区运河淮河文化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溯源洪泽》编辑部
总  编:夏宝国
副总编:张敏 王海洋 孙玉清 蒋厚健
主办:淮安市洪泽区运河淮河研究会 洪泽论坛

1542

主题

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教授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345374
发表于 2024-11-12 10:01: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老淮安历史上称过楚州和山阳

1542

主题

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教授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345374
发表于 2024-11-12 09:5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钵池山以南叫"山阳",现在白马湖东岸叫山阳镇。白田这个地名在宝应县城,我有个同学在白田派出所。这两个古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3

主题

4863

帖子

10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18Rank: 18

积分
107246
发表于 2024-11-12 11:0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17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硕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51263
发表于 2024-11-12 12:21: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1805

主题

1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硕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87856
发表于 2024-11-12 23:46: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移动
白马渔仔 发表于 2024-11-12 09:59
钵池山以南叫"山阳",现在白马湖东岸叫山阳镇。白田这个地名在宝应县城,我有个同学在白田派出所。这两个古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山阳镇还有我家的一位姓杨的“世交”呢~~~

6

主题

200

帖子

17万

积分

硕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73589
发表于 2024-11-13 05:47: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移动
历史神话不可编造

1542

主题

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教授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345374
发表于 2024-11-13 06:5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山顶冻人 发表于 2024-11-12 23:46
山阳镇还有我家的一位姓杨的“世交”呢~~~

大东?徐杨?

715

主题

1168

帖子

6万

积分

大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66320
发表于 2024-11-16 21:3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521

主题

1725

帖子

4万

积分

大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42673
发表于 2024-11-19 08:25: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移动

诗雨如天成
不见韦应物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