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了一夏天的冬瓜烧虾米,总想着再炒盘冬瓜皮吃吃,感受一下小时候的味道,只因一个人在家太懒,终究没有落实到行动上。
上周六妻子从外地回来,吩咐我把地里的冬瓜秧子拉了,腾田种大白菜,拉的时候,意外地发现架子的角落里还有两个没摘的冬瓜,忽又想起炒冬瓜皮吃的事情来,便对妻子说:中午炒盘冬瓜皮吃吃怎么样?她说,想得起来说,现在谁还炒冬瓜皮吃啊,老早农村是会有人炒着吃的。
我说,中午我来炒点试试。
取那个嫩点的冬瓜,到井上洗净,在锅屋的灶台上把皮削下来,切成细条状,又去田边摘了几个红辣椒切成丝,拌着佐料炒了一盘,在盘里看着还行,青红相间油亮亮的,吃到嘴里却有点粗糙,甚至还嚼不动咽不下去,全然没有了当年吃炒冬瓜皮的感觉,也许是年龄大了牙口也不如以前。我让妻子偿一筷,也说不好吃,还揶揄我说,油盐都被你浪费了。我只好假装埋头吃饭没有申辩,本来就是吗,让我不炒我要炒,炒了
也吃不下去,是自己错误就要承认。
妻子收拾碗筷,我去里间,躺在床上,想小眯一会儿,却睡不着。小时候感觉冬瓜皮炒着吃是道美味可口的下饭菜,如今居然变的难以下咽,是我变了吗,变的矫情了,还是这道菜的确被时代所淘汰。说淘汰吧,过去很多不吃的东西,典型的要数小龙虾了,我们小时候在野沟里抓到,都是带回去摔死了喂猪的,现如今却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我本农家子弟,至今在工厂上班,变矫情的可能性很小,应该还是炒冬瓜皮真不如其他菜有味,毕竟吃这道菜是40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奶奶还在,条件也差,不来亲戚是难得上街买回菜的,总记得夏天的中午,奶奶把冬瓜去皮切成小块,烧的时候放些酱油,烧的白里透红,再把削下来冬瓜皮与大椒放在一起炒上一盘,全家人围坐在小桌上吃的有嗞有味,这两样菜正常要吃到冬瓜下市,也没感到有什么不好吃,或是吃不下之
类的反应。
然而时过境迁,同样一盘炒冬瓜皮,却有两种不同的感受。之前总想着炒盘吃吃,找找孩子时候的感觉,今天试了一下,却不是那么回事。看来什么事情没去偿试,仅靠想象是不行的,必须偿试了才知道个中滋味。这盘没吃完的炒冬瓜皮让我浮想联篇,几十年前的炒冬瓜皮,能让我就着它吃下满满一碗米饭,而现在,炒盘冬瓜皮没曾想连自己也吃不下去,就炒的方式方法来说,至少用油上肯定比过去多,但却不好吃,变化也应该在自己身上。
靠在枕上,我想,根本的原因还是条件好了,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吃的东西越来越精细了,味蕾对这些粗粮反应灵敏了。削下来的冬瓜皮,像是理芹菜摘下来的叶子,是厨余垃圾,过去炒冬瓜皮吃,是奶奶对待生活的勤于思考,是想让家人吃饱饭的无奈之举,与现在所说让绿色食品回归餐桌是两码事。这也在思想深处给我敲响了一次警钟,在物质生活日渐丰盈的今天,追求吃的好点是可以的理解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曾经物质匮乏的日子,带给奶奶那一辈人的艰难生活。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长辈们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经年累月为我们熬出来的,一定要倍加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