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7-8 07:4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电信(全省通用)
老师是好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也许占所有条件的1/3都不到吧。最关键的还是生源,的确现在有了不少好生源,这也体现了学校的吸引力以及家长们对学校的信心。但据我所知最好的一批学生不是去了淮安就是去了外高,头部生源的流向还是没变。今年育才小班多了,说明有意向的学生多了,育才的师资力量也够,但能不能撑起来达到外高小班的水平还是个未知数。其次是学校管理能力,外高对学生过高的要求,他的管理能力毋庸置疑。当然有人诟病孩子太辛苦了,但是要想出成绩,过中考这道独木桥,就不能过于放松。很多人说孩子不能成才起码成人,在一个良好的校风下学习生活的孩子成人率必然高。三个公办初中已经废了两个,衷心祝愿育才学校能够狠抓校风德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家长更有信心。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点很多人会忽略,那就是教育资源。有人认为好老师多了必然会把成绩提高上来,那其实实验中学就有一批优秀的教师,还有区学科带头人呢,也有小班培养的好学生,那成绩为什么还是提不上来呢?教研能力非常重要,比单个优秀的老师更重要。学而思、新东方这些教育集团就有很好的教研团队,他们所有主讲老师上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即使有人跳槽对他们的损失也并不会很大,换一个优秀的年轻老师一样可以。在这方面民办学校无疑做得更好,因为他们的教师团队也是流动性很大的,只有做好教研才能避免当年实验与外高的乾坤逆转现象再次发生。而且他们一直与其他四所全市顶尖的民办学校共享资源,平时的考试难度深度高于区统测市统测,这也是他们的天然优势。最后,家长的配合也很重要。如果选择了育才或者其他公办学校,那么家长更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为什么市区的老开明也是公办学校,他们的成绩可以向民办的淮外看齐?就是因为他们的家长都是没命的投资教育,买那么贵的学区房当然不希望打水漂,他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不会放松的。那么现在育才学校的优秀孩子多了,他们的家长都是在小学阶段就非常重视孩子学习的。只要学校、家长、孩子齐心,那么育才学校就会越来越好的。这样就会形成一所好公办一所好民办良好竞争、共同发展的好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