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论坛

  • 网站客服:0517-87228198
  • 合作热线:13915154595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9175|回复: 169

[人文] 老街二荤馆

    [复制链接]

33

主题

60

帖子

2万

积分

大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25773
发表于 2024-5-26 06: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市 联通


                     老街二荤馆
                         朱宝树


【闲人写心】(镜头定格时代, 键盘闪存思想  ,图文留住记忆 感悟朋友分享)岔河老街百年老店二荤馆,隐居几十年重出江湖开门迎客,可喜可贺。二荤馆距离我家咫尺之遥,几十年却未能“吃过二荤馆”,有点遗憾。但年少时耳闻目睹全时段营业、全品种供应、全透明作业,印象深刻。尤其是吴国才大厨师“独家秘籍”人人皆知、“高超厨艺”争相品尝,令人难忘。期待老街有更多百年老店重出江湖,期待“小南京”早日再现,期待老街旅游更加红火,期待老家岔河更加辉煌。

                       ——题要

前几天,老家好友老哥刘行长微信发来一张照片,是他站在我老家岔河老街“淮宝县政府”门口拍的,我非常惊讶。刘行长是我朋友中最典型的老宅男。平时几乎不出门应酬,更不要说离家游玩了。这一次突然出现在我老家,我十分惊喜。立刻微信通话,他告诉我,几个铁哥们去岔河玩了,中午安排在老街“二荤馆”吃饭。说到“二荤馆”我再熟悉不过了,消失二三十年了,近几年随着老街修旧如旧发展旅游事业,重出江湖。我回家也多次从门口经过还拍了照片。至于已经对外营业接待游客,还真不晓得。但我对二荤馆过去是了解一点的。当即称赞:“安排二荤馆”是绝对正确,不仅可以品尝正宗的岔河特色土菜,还可以感受千年古镇久远的餐饮文化。


说进二荤馆吃顿饭,就能感受餐饮文化有点夸张,不过说到二荤馆历史悠久还真不是吹的。我小时候就听说二荤馆有几十年上百年了历史。五六十年过去了,现在说二荤馆超过百岁不为过吧!我曾在丁鸿池老师撰写介绍岔河老街文章中读到:“二荤馆坐落于老街最繁华的中街,历史可追溯至明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你们看,说二荤馆历史悠久不是我吹的吧!





岔河老街,曾经有小南京美称,如今热闹如初、繁华依旧。大小饭店很多,可像“二荤馆”既有历史又有故事的饭馆,只此不二。走进饭馆单从体验文化,感受久远来说,客人来到岔河,请进“二荤馆”,上两个地道的岔河菜,喝两杯老酒,聊聊柘塘历史,说说老街繁华,就像朋友来到北京,请进全聚德、东来顺、柳泉居、鸿宾楼等百年老店,品尝烤鸭、涮羊肉、喝两杯二锅头,聊聊正黄旗,说说元大都一样,是非常惬意的。甚至比到那些饭店更有意义,因为京城百年老字号饭店有数十家,而岔河老街百年老店独此一家。


二荤馆离我家二三百米,小时候经常穿堂而过,偶尔去买过烧饼油条,到现在60多年了从来没有进二荤馆吃过一顿饭。有点遗憾。没有口福可有眼福啊。我看到二荤馆很早很早,记忆中的二荤馆很多很多,多到常常在梦中闻到从烧饼炉头、油条锅顶、锅灶上面、蒸笼热气、餐盘白烟飘出的香味,常常梦醒睁开双眼,还能看到几十年前二荤馆那永远不变的模样。


二荤馆位于“小南京”新街口,座东面西,正对面是百货公司北大门和通往“红旗旅社”小巷子。斜对面是“老虎灶”,北边是许姓人,南边是章家药房。二荤馆临街两房,靠北往东是三间面南的房子,最东边是小柴火房。门面房两房通联,高出街面和后房三四个台阶,门前通长门槛木门到顶,栓好门栓就是木墙。普通饭店是“前厅后厨”,二荤馆是“前厨后厅”,临街两房为“厨房+走廊”,四块案板依次摆放,最北边和最南边案板外是烧饼炉、炸油条锅。中间两块分别是制作生熟食材用。门外中间放着三四个柳大扁,烧饼、油条、包子等外卖早点分类摆放。北屋中间两是通道,靠后放着“收银桌”,南房靠后是一排锅灶。后厅三房摆放几张“八仙桌”。后厅门外和锅灶后门外共用后院可通向操场,我小时经常穿过饭店往返学校。有时候也会买一个包子或者一块烧饼,边吃边跑去课堂。孩提时的眼睛是多奇的,儿时的记忆是清晰的,二时所见所闻二荤馆包括掌勺大厨就是和其他饭店不一样。




二荤馆是我最早见过的“两全”餐馆。在我的印象中,不管是春夏秋冬 还是刮风下雨。早晨,只要街上有人了,二荤馆师傅们肯定已经做好很多烧饼、油条多等客人来买了。遇到逢集赶街,从上午到下午二荤馆就像现在大城市网红店一样总是挤满人。晚上,只要北边澡堂子灯笼还没熄,二荤馆门口灯肯定还没大洋。哪怕是十来点钟了,客人点几个炒菜,要一壶白酒,边喝边聊,到十二点也没关系。除了营业时间长,供应品种还特全。早上,烧饼,油条、馒头、包子,稀饭、混沌、面条等应有尽有。中午,蒸、炒、烩、炖,米饭、面食,样样都有。晚上,除了主打中午菜肴。还有面条、混沌等小吃。几十年来,我天南海北、都市乡村,大饭馆、小吃店进过不少,可无论走到哪里,再没见过这样营业时间长供应品种两全的餐馆。


二荤馆是我最早见过的“明厨”餐馆。在我国客厅在前厨房在后已经成为固化模式。尽管现在大城市已开始流行饭店“明厨”化,然而早在几十年前我第一眼见到二荤馆就是“明厨”客人走进饭店,没点菜之前,可以在案板旁看着师傅备料做菜。点菜过后,可以亲眼目睹师傅从鱼缸里捞出活蹦乱跳的活鱼、从盆里取出冒着热气的猪头肉,从菜篮子里拿出新鲜的蔬菜。还可以站到灶台旁看着大师傅炒着自己点的韭菜炒长鱼、涨鸡蛋等。一转眼功夫,在自己眼皮底下,几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端上餐桌。这样的饭店,这样的厨房,这样的操作,给客人的感觉,既是来品尝美食,又是来看厨艺表演,赏心悦目胃口大开。





二荤馆是我最早见过“名厨大师”的餐馆。这么多年来进饭店不少,见过的名厨也不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老家见过的二荤馆名厨吴国才师傅。吴师傅身高1.5米左右,非常瘦小。一年四季无论在什么地方碰到他,总能看到他围着一条白围裙,围裙前面左右有两块明显的洗不净的油乎乎的手印,那可是吴师傅“秘籍”印记。传说吴师傅是百多年前二荤馆创始人、老淮安厨艺大师的后代,祖传手艺,厨艺高强。二荤馆生意最火爆的年代,岔河老街、方圆百里“有头有脸”的人,都以吃过吴师傅亲自做的菜肴为自豪。吴师傅除了做菜好吃出了名,还有“站锅炒菜”时的习惯动作更出名。

说到吴师傅习惯动作,其实就是他喜欢用手抹脸上的汗水,再往围裙上擦擦。说实在话,在六七十年代农村乡镇,没有现在的纸巾,用不起手帕,老百姓劳动时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人们用手在脸上抹一把汗水,再在衣服上擦一擦,再平常不过了,几乎是所有人的习惯,当然吴师傅也不例外。夏天高温时节,没有空调没有电扇,吴师傅有时候站在灶台上炒菜、案板前配菜,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尤其是站在火炉似的锅灶前煎煮炒炸,常常被油烟熏得鼻涕眼泪、豆大汗珠一起往下流。有时候他会用搭在肩膀上的汗巾擦一擦,更多的时候他干脆一次又一次用手在脸上抹一下不停往下滚的汗水,顺手在围裙上擦几下继续工作,天长日久,围裙就留下手印。吴师傅和所有厨师一样,配菜、炒菜、装盘都得上手。所以就有那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好事者,进一步夸大吴师傅习惯动作,戏说吴大厨做菜好吃有“独家秘籍”——手上的“特殊调料……”就这样,吴师傅“独家秘籍”与“祖传厨艺”同时在岔河方圆百里广为流传,一传就是几十年。

按理说作为厨师,吴师傅这种习惯肯定不讨食客喜欢。说来也怪,想当年那些“有头有脸”的吃饭人几乎人人都知道吴师傅有这个习惯知道他的秘籍,可又偏偏都喜欢吃吴师傅做的菜。想不通为什么,也懒得去想,我们来看看吴师傅做一道拿手菜,也许能找到答案。客人点了“生炒蝴蝶片”,这是淮杨菜中高档菜。只见吴师傅 随手从养着鳝鱼的水缸里捞上来几条一般人连抓都抓不住的鳝鱼,放到盆里摆在案板上。这些鳝鱼在他手上像打了麻药一样任意解割也不反抗。三下五除二,几条活蹦乱跳的鳝鱼骨肉分离。他端着还在抽动的鳝片和配料来到锅灶旁,随着炒锅火苗跃起熄灭再跃起再熄灭,炒锅在他手中上下抖动几下,锅铲与铁锅叮铛敲响几声,一盘冒着热气、色香味俱佳、让人看了垂涎欲滴的“生炒蝴蝶片”已经端到客人的餐桌上。吴师傅类似这样的拿手菜还有很多很多。在我印象中,吴师傅直到年老,没有因为他的“独家秘籍”减少粉丝量,相反食客们对他更加追捧。他是我最早见过的名厨大师,是我心目中最了不起印象最深的名厨大师。





古往今来,在北京能进东来顺、鸿宾楼这些百年老店吃饭,不是贵人就是福人。在岔河,能进二荤馆喝酒,同样不是贵人就是福人。像我老哥刘行长等朋友,如果你们见到他们一眼就能看出非贵即福,慈眉善目,大腹便便。他们第一次到岔河,就能享受百年老店美味佳肴。我虽然也是福人,可惜,土生土长老街几十年,距离二荤馆数百米,却从未吃过“二荤馆”,是不是非常遗憾?


老街二荤馆重出江湖,令人高兴,好友做客二荤馆更加自豪。堆砌这段文字,为了固化脑海里的印象,忆念百年老店二荤馆。同时期待老街有更多百年老店重出江湖,期待千年古镇再现小南京,期待老街旅游更加红火,期待老家岔河更加辉煌。同时借此机会遥邀老哥刘行长,来北京,咱兄弟进东来顺喝点人民小酒;回岔河,咱弟兄进二荤馆品尝老家菜……



             幸福方圆(朱宝树)
               2024年5月25日
                北京     宽心居







发表于 2024-5-26 08:23: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移动
清楚的记得十二岁那年,家里请人插秧,妈妈让我去街上(二荤馆)买油条,由于当时顾客太多,太拥挤,我买完油条把钱忘给了。回家后把钱给妈妈,妈妈发现钱不对,就问钱怎么没有少,我想了很久说油条钱忘给了。妈妈就让我赶快把钱送回去。我一路小跑把钱送回去,收钱的阿姨还特意送了两根油条给我吃。

390

主题

5500

帖子

9万

积分

大四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91152
发表于 2024-5-26 09:44: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移动
店还是那个店,人已不是当年那个人

43

主题

975

帖子

3万

积分

大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36534
发表于 2024-5-26 11:38: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电信

40

主题

398

帖子

7万

积分

大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71489
发表于 2024-5-26 09:0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小时候就在这条街上混,特别热闹记忆犹新
发表于 2024-5-26 08:58: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精诚水电夏弘轩 发表于 2024-05-26 08:23
清楚的记得十二岁那年,家里请人插秧,妈妈让我去街上(二荤馆)买油条,由于当时顾客太多,太拥挤,我买完油条把钱忘给了。回家后把钱给妈妈,妈妈发现钱不对,就问钱怎么没有少,我想了很久说油条钱忘给了。妈妈就让我赶快把钱送回去。我一路小跑把钱送回去,收钱的阿姨还特意送了两根油条给我吃。

玩的一计

29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18Rank: 18

积分
144826
发表于 2024-5-26 08:14: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盐城市 电信

1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18Rank: 18

积分
142492
发表于 2024-5-26 08:13: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移动

1545

主题

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教授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345899
发表于 2024-5-26 08:27: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好像坐西朝东吧
发表于 2024-5-26 08:5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发表于 2024-5-26 09:14: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移动
发表于 2024-5-26 09:15: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移动
发表于 2024-5-26 09:54: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338

主题

7739

帖子

17万

积分

硕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78815
发表于 2024-5-26 11:36: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盐城市 电信

2

主题

121

帖子

17万

积分

硕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79502
发表于 2024-5-26 11:36: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移动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