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象中,火龙果是热带水果,可是,早已听朋友说我们洪泽也有种火龙果的,而且就在我们洪泽区岔河镇的唐圩村,我们也有幸受邀去实地参观了用塑料大棚大规模种植火龙果的盛况。11月11日上午,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火龙果种植基地的老总赵荣亲自开车接我们去参观他的基地。
和赵总虽然不是第一次接触了,可到他的火龙果基地还是第一次。可能是长期干活的缘故,赵总的皮肤黝黑,像个真正的农民。不过,他又有商人的精明能干,很健谈,也很有亲和力。所以,一路上谈谈说说,时间不长,我们已经到了他的基地——首辉农业。
步入基地,我们被成片的大棚震撼了。听赵总说这一片大棚有一百多亩,大棚里种植的全是火龙果。我们好奇地问:“水果中有很多种,你为什么单单选择火龙果呢?”他说:“我们也想过种植猕猴桃或是凤梨等水果,可是,它们的养生效果没有火龙果好。”在大棚里,我们看到了一排排形似仙人掌的火龙果植株安静地躺在架子上,在长长的三角形的枝条上还结着一个个火龙果,有的外皮已经是鲜艳的红色。赵总随手摘下一些已经成熟的火龙果掰开来让我们品尝,看着那红中带紫的鲜艳的火龙果果肉,真是诱人。一尝,那甜甜的滋味还很爽口。
听赵总说,火龙果是果中之王,可是,让它们在我们这个地区种植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他说:“因为对火龙果特性不了解,我们第一年六月(2020年)花了六十万元买的火龙果苗几乎全部死了。主要问题是根系问题,因为我们这里有一种害虫专门破坏根系。可是,我们并没有放弃,几乎跑遍了全国,去考察人家是怎么种植的,最后在湖北荆州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第二年(2021年)就种植成功了。现在,我们这里有火龙果五万株,每年产量达三十多万斤。”
是啊,一种热带水果能在我们苏北落地生根真不是一种容易的事情,这里凝聚了他们多少心血和汗水啊?当然这里也有他的合伙人的功劳。听赵总说,和他合伙的是上海一个朋友。他资金大部分来自这个合伙人,而且,除了资金,他还负责解决销路问题,这样,只要赵总他们把火龙果种出来,是不愁销路的,这给赵总解决了两个大问题。其实,在创业的人中,最头痛的可能就是资金和销路问题了。这也充分证明这个精明的上海人的眼光和他对赵总的信任,如果没有他的眼光和信任可能也没有现在的规模种植,他们两人现在的投入已经有三百多万了。
最后,我们自然问到赵总下一步的打算,他说:“我们下一步还想扩大种植种类,再增加三四个品种,形成更大规模。这样不但带动就业,也为家乡洪泽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听赵总说,现在每年在他那里工作的当地人有几十人,每人每年的收入都有好几万,这样,他们不出家门就有不菲的收入。另外,赵总每年还慰问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年过年前,我们作协的几个同志就和赵总一起去慰问过他们家乡几个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听赵总说,他们在疫情期间,还把在自己基地种植的西瓜免费送到抗疫人的手中。
从火龙果基地回来后,我在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想真正发展,是需要像赵荣这样的实干家的。现在虚拟网络盛行,想靠虚拟网络发财的大有人在,可是,一个民族要想真正发展,没有实体经济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民以食为天,不管是粮食、蔬菜还是水果,都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必备用品,如果没有像赵总那样的实干家,想真正富裕起来可能是天方夜谭。我们希望像赵总这样的实干家都能走出家乡,也能想着再回到家乡,这样才能带动我们的乡村真正走上致富的道路。走出去,才能开阔视野,找到致富的门路;走回来,才能真正造福桑梓,带动更多的家乡人富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