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艺有境”是作家万福建老师对吴小艺摄影作品的赠言,也是吴小艺对自己几十载光影人生的总结。 “无艺”同吴艺,吴小艺认为这恰恰精准的概括了自身摄影的艺术追求:客观真实成就作品,无涯有境递进人生。 吴小艺今年六十有五,祖籍山东,生在南京,1958年随父母来洪泽,之后一直定居至今。 吴小艺的父亲是南京支援苏北的第一批干部,是洪泽县文化馆首任馆长,洪泽报创刊人之一。父亲喜欢摄影,拍了很多五六十年代洪泽发展的照片,可以说父亲是洪泽第一摄影人,由于受到父辈耳濡目染影响,小艺就此和摄影结下了缘。 八九岁的时候,吴小艺就经常拿着父亲剩余的胶片去拍些花花草草,这不仅给他童年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时光,也为他今后的摄影人生奠定了基础。 1975年,吴小艺参加工作,在曙光仪器厂(现为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上班。热衷文艺的他,厂领导十分支持,在1986年为其购买了一台美能达相机。就是这台相机,对他摄影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后,靠着这台相机他在实践中自学、摸索,一步步成就自己对于摄影的独特理解。 “扁舟飞跃趁晴空,斜抹湖天夕阳红”,这是洪泽湖的日常。八十年代,长于洪泽的吴小艺开始有意识地拍摄大湖人家,不光是聚焦湖光美景,他还把镜头对准湖区人民,拍老人、拍孩子,拍渔家人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与渔家人成为朋友,谁家婚庆嫁娶生辰寿宴都喜欢找他帮忙,拍个照添加喜庆,他随叫随到,满满热情,自然而亲切。 几十年的岁月,洪泽湖水在涤荡,吴小艺的光影也在交错。很多洪泽人的脑海中难抹的是“帆影”记忆,这里的帆是指过去的洪泽湖帆船,主要是依靠自然风力作为动力,用作捕鱼生产和运输航行。从前,站在大堤上放眼望去,升着片片白帆的船只在无边的湖面上南来北往,顺风时一帆风顺,逆风时"之"字迂回。 吴小艺始终对拍摄行动认真执着,充满虔诚。他拍了太多帆船照片。欣赏他的帆船组照,不仅能看到大湖的沧桑巨变,也能感受到大湖的成长发展。他说,洪泽湖帆船是洪泽湖历史的见证,是洪泽湖的孩子。拍下照片,记录历史,还原真实,是义务更是责任。 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帆船逐渐被机器动力的铁壳船、水泥船取代,如今只能在节庆中偶尔得见帆船飘荡在洪泽湖里的身影。帆船,给洪泽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也让人更加向往美丽的洪泽湖。 “我身边有洪泽湖这么美丽风景,她促使着我忘我的去追逐这诗情画意的远方……”。吴小艺的作品根植于洪泽大地,确切的说根植于大湖。成长于这片土地的他倾注了无数的感动与心力,比起摄影家,他更愿意称自己为记录者。 如今,吴小艺,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担任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摄影家协会主席。在他的努力下,洪泽建县60周年摄影展、2018年的改革开放30年摄影展、2021年的庆祝建党100年摄影展,以及连续13年的“古堰春风新年摄影展”都成功举办,其规模和影响在洪泽区的文化艺术领域以及洪泽摄影史上较大,另外还有几次举办的国家级和省级摄影比赛,对地方的旅游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也打造了洪泽在全国全省的的影响力。 孔子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已过耳顺未达七十的吴小艺就有了心如止水的境界,就像他的作品一样无艺他的作品一样无艺有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