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凌的阅读清单里,《雾都孤儿》、《复活》、《苏东坡传》这三本名著是他比较喜欢的,平时翻阅得也比较多。 记者注意到,这三本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能引导人向善,即使身处在恶劣的环境里,也要乐观坚强,积极生活。问到他为什么喜欢读这些书, 他回答:“我觉得人应该不甘平凡,积极向上,努力发掘自身的闪光点,迎难而上。” 
宁凌是娄底市双峰县梓门桥镇土桥村道塘组人,多年前父亲因故高位截瘫,家里条件较差。境况如此,宁凌没有气馁,通过努力学习,今年高考他以651分的成绩被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
“我之前拿到了清华大学自强计划降30分录取的优惠,没能去清华有点遗憾。”不过他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把更多的时间都放在了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准备上,“每天都坚持晨跑, 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减肥。早上跑完步一整天都很精神,学习也比较清醒”。 现在他每天还会帮家里做点家务,闲暇时间会阅读名著和一些科幻书籍,希望抓紧时间用读书充实自己。 错过清华,武大也不错 今年高考成绩发布时,宁凌一家人都在家中静静等待。“理科651。”宁凌难掩失望,家人也为他感到惋惜。“一开始很不开心,本来想考清华大学的。”宁凌说这个分数比自己的估分少了10分,语文和化学的发挥都不甚理想。 宁凌在高中阶段属于“学习成绩稳步提升的类型”,高三时成绩最好,稳定在全校前十。今年5月,通过老师的介绍和学校推荐,宁凌申请了清华大学“自强计划”。这个计划主要针对家境困窘、品学兼优的农村学生。今年7月宁凌来到长沙参加机试,“当时成绩刚好通过,也不是特别高,我就当是运气好”。之后又赴成都参加面试,在通过初审、初试、复试三个阶段后,宁凌顺利拿到了清华大学自强计划降30分录取的优惠。在高考成绩发布之前,许多亲朋好友就对他送上了祝贺。 虽然宁凌无缘清华大学,但他只用了一天就迅速调整好心态。在亲友的疏导下,宁凌意识到自己在其他学校也可以大展身手,“再说了,还可以考清华研究生”。宁凌的两位表哥一位是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另一位是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都已经参加工作。宁凌说两位表哥作为过来人给了自己很多建议,让他受益匪浅。“武汉大学也相当不错,论平台也不差,只要自己发愤图强,也可以获得成功。”兄弟三人商讨整整两天之后填报了志愿,最终,宁凌顺利被武汉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录取。在专业的选择上,宁凌坦言现在并不清楚自己对哪些专业特别感兴趣,“所以先选一个好学校,干一行爱一行,学好这个再去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靠自学多次获奖,以后想做科研 平日里在学校寄宿,宁凌和同学的相处时间比较多,他性格开朗、和善。宁凌不爱看电视,有空的话会读一些科普科幻类书籍,“觉得有趣,对科学比较感兴趣,以后也想做科研”。 开朗的宁凌背后却有一个受过巨大创伤的家庭。宁凌的父亲2012年在矿区工作时被巨石砸中颈椎、神经断裂,高位截瘫。后来,“妈妈辞掉了在家附近的纺织工作,回家照顾爸爸。” “妈妈会帮爸爸按摩腿,有时候我也给爸爸按摩。”常年的辛苦让宁凌母亲也落下了严重的颈椎病和腰病,颈椎和腰部经常疼痛。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每个月需要两三千元医药费,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开支。“家里有一些之前爸爸妈妈工作存下的存款,还有政府的补助。” 宁凌说自己看不出父亲有“明显的悲伤”,称父亲在生活中一直很温和。“爸爸和我交流挺多的,主要是谈我的学习生活。”他回忆道,自己读高中刚入学时不适应学校的伙食和住宿, 父亲还鼓励他发扬自己年少时吃苦耐劳的精神。家庭情况给了宁凌一定的压力,但他说:“也让我学习更刻苦,生活更自强。”读高中期间,宁凌自学竞赛内容,获得了全国物理二等奖,生物、化学三等奖,省级化学一等奖等奖项。 如今,宁凌已经是武汉大学的一名“准大一新生”。他希望自己以后有能力让父母和爷爷奶奶过上好日子,“子女成家立业,生活幸福美满,子孙满堂,幸福安康,这就是他们的好日子”。 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