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6-22 17: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南通市 移动
今年是母校二中成立的第四十个年头。她占地一百多亩,坐落于洪泽湖畔的一个水乡小镇。四十年来,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中,母校迎来送往了万千学子。
我毕业后,时间不长,母校成为重点中学。她是原淮阴市第一所由一般二中晋升为省重点的中学,当时可和县中比肩。消息传来,全校沸腾,无不振奋。
白天课程安排的很紧致,晚自习后,教室的灯灭了。好学的同学,都会到学校面前的那条北京路,东至北京桥,西至人民路,就着路灯背书。那时基本没车,路上很安全。北京路与人民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在学校西侧,离校门口约有个二、三百米。一尊石雕大公鸡,面向东方,伫立在路口的中心,大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气势。而脚下的平台,上有九牛二虎像,仿佛告之世人,特别是学生,多学多想,使出九牛二虎力,争做社会栋梁材。想必当年,放置这个紧靠学校位置的设计者,料也是这个意图。
住进学校的第一个晚上,从未离家的我,一夜未眠,还偷偷地流了泪。那时的一个月,20元生活费,每个周日下午,可自带米,换成粮票,塑料的材质,红黄蓝各色都有。那些从食堂到宿舍来来回回秤米换票的画面,时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学校的饭菜,偶尔不足时,打饭阿姨总会笑着说"没饭了,来块锅巴吧!”厚厚的一大块,嚼得腮帮子酸。在核算好生活费后,我会买些面包、方便面,外加榨菜、卤豆腐充当午饭,一开始挺香,后来吃不下了。记得有次,找个饭店,3元辣椒炒肉丝,饭吃得好饱。前些日子,再走那条街,那个门面还在,不过炒菜改为稀饭早点。逸丝漫理发店还在,修过钟表的那个店也还在,门口树已粗大的亭亭如盖矣。
每当晚自习结束时,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以致于时隔多年的今天,每晚去接放学的孩子,脑海中还是自己上学的场景,分不清是我找孩子,还是孩子找我。而回到宿舍, 叽叽喳喳,交头接耳,找吃是第一要做的。烧饼抹点甜面酱,馒头蘸点辣椒粉;咸鱼咸肉,甚至大头菜,就是咸得入不了口,也要尝点。特别是周未返校,各人都会带上土特产,那是父母与家人的心意啊!整个宿舍的,各式各样先吃上一番,然后洗脚上床,再照例聊天,待宿舍长一声大喊“不要说话,睡觉。"于是,一天的行动才算结束。
门口保安室有人剃头,每次一张票。当我理完发,很满意地走过车棚的小路时,夕阳下,树儿摇曳着身姿,鸟儿在鸣叫。车棚的东南角,是个锻炼的场所,高低单、双杠都是有的。那不经意间的执着,也给我留下几块肌肉的回忆,提醒着自己:曾经也是个型男。
学校有个徐老师,当年篮球打得好。在把眼镜用皮筋束好,紧箍在头上后,开始传球、接球、运球、投球,准确命中。每每这个时候,周围全是人,热情而又兴奋。男生喊好,女生喝采。
陈老师,教语文的。寒冷的天,一件白衬衫,丝毫不觉冷。深度近视镜片后,显出特有的学者气质。在讲台上,口吐莲花般地讲解着《崤之战》,还不时挥舞着手,在激昂的语气中,我们明白了,从此世间再无秦晋之好。
已经六月中旬,校舍扩建还在有序进行。艺术实验楼、电教中心楼、图书阅览馆以及融食堂和报告厅于一体的综合楼,不久建成。
那个时候,为了避免早起,还会翻越学校东墙头,到外面租房的同学处借宿。隔壁就是消防队,如今拆迁了。当我们落地的一刹那,见到了班主任。再返校园,绕场三圈跑,从此断了翻墙的念头,规范了行为,端正了态度。
一月一次的模考准时来临。在某个下午,众人惊悚于迟到半小时的同窗,一百分的数学卷,还能考出97分来,希望之星啊!而他也不负众望,后来考入山东大学。 学习、复习的强度高,一个晕厥的女生,被送至县医院,待正常后,竟会在毕业后的几年里,转转折折中找到你,表达出言不可尽的谢意。
每个周末下午,十几个男生,踢完足球,赤臂往北去宿舍。朝南走的女生,遇见了,她们都会害羞地低下头,避开目光。待我们吃完饭,涮碗,洗澡,晚自习的时间到了。
陈旧而古朴的教室,同学间的取长补短,师生间的相互探讨,这段时光,它取代了在校园月季花中逛马路的休闲。尽管时光一直默默无语,可我依然清晰的记得那么紧张、那么充实、那么温暖。我们站在自己的舞台上,绽放着童真与活力。希翼在改变命运的那一年,月季花开出最灿烂的一季。
马上步入七月,香港回归的日子更近了,高考的日子也快来了。
那一年,都是清澈明亮俏少年,都是奔腾飞扬好年华,都有着甜美干净的梦想。岁月繁琐而忧伤,浮云在头顶一直流淌,风声陪伴在我们身旁,那些一碰就不见了的过往,现在想来,久久不能遗忘。
高考后的那个下午,烈日强光,灼热刺眼,校园空旷而显寂静。野草侵占了操场,鸟雀飞过蓝天。一段飞扬而温暖的时光,在快乐与不舍中流逝。而它赋予我们"以人为本,厚德载物”的那份情,正直了多少人,这份叮咛,强过万千言语,慢慢流过手掌心、脚掌心,让我们明白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脚踏实地做人的真谛。
这一刻,看着落日慢慢隐于暮色中,仿佛看到了老师亲切的面孔,看到了课堂上和同伴们一同翻阅的彩色图片,看到了正直的一群二中人,看到了充满浓郁盛夏气息的小路,看到了从树叶缝隙中穿过的细碎的阳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