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4-8 15: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电信
知心惠姐惠正莲,今年五十三岁。身高一米六三的她远没有在“知心”微信群中的形象高大。2012年她再就业于洪泽开发区的一家面粉公司。她天生热心肠,同事、亲戚、朋友有困难有烦恼都乐意与她交流。久而久之“知心”微信群便诞生了,一时间惠姐成了圈子里的“金牌调解人”,目前微信成员已经发展到了近500名。而我对于她为人处世的更多了解则是从最近我进入这家公司上班才开始的。
2017年上半年,公司新来了一个年轻女工小陈,领导安排她到面粉车间跟着惠姐学打包。因为学历高又有管理经验,她对这样的工作安排愤愤不平。惠姐很快便留意到了小陈的“小脾气”,便加了小陈的微信,将她拉进了知心群。在惠姐几天柔声细语的劝慰下,小陈将委屈向惠姐竹筒倒豆子般和盘托出。了解了这个姑娘心地不坏只是认死理,惠姐就试着理解和抚慰她的内心。
望着聊天框小陈留下的长长的感叹号,惠姐回复:“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状态,都不要为自己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做任何工作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份内心的不声不响,要有一份急迫中的不紧不慢,还要有一份尴尬中的不卑不亢。”“自矜者不长!做人要学会低调和谦虚,不要骄傲自满和炫耀张扬,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这些话字字句句仿佛敲在了小陈的心上。
闭锁的心门打开后,小陈重新调整了心态,投入工作:她开始耐心学习面粉袋上、下、封等技术,从没做过体力活的她,能够放下矜持搬运50斤的面袋,她感到婚姻就像面粉打包,看似单调辛苦,但是来的现实、看的真实,心里才觉得踏实。从那时起小陈没事就到群里找知心姐妹聊聊,抱怨也是与日俱少,渐渐放下了矜持,与同事们打成了一片。
厂里还有叫小张的姑娘,人长得标志,家庭条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她攀比心太强,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负面情绪挥之不去,搞得自己痛苦不堪。惠姐知道后,便专门找到了小张进行开导:“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生活就是活出自己的精彩,”她说,“自己不自信就会误认为别人都在小瞧自己,做人要按本色做人,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在惠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小张长久以来的心结渐渐解开了。
每天下班做完家务后,在群里与朋友交流谈心已经成为了惠正棉六年来的习惯。婆媳不和、丈夫有外遇、孩子早恋厌学,弟兄打拆迁官司……她斡旋于这些家长里短中,处理着一条条来自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微信留言。她常说倾听与聊天要带着尊重,带着真情实感,带着原则与底线。
六年来,“知心”微信群帮助了太多的人,解决了太多的纠纷,“说来话长,说来话也很短。”是惠正棉常说的话,而正是在一句句的长侃短聊中,惠姐成了所有人都可以促膝而谈的知心大姐,她用入情入理话语为大家指点迷津,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受伤的心灵。
作者:黄小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