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坐在村口的小广场花坛边独自抽着烟,天气凉快了点,周围全是带孩子的女人,近十年嫁过来的小媳妇们都懒得搭理这个老头,年纪大的妇人习惯性的叫一声:李书记。是的,老李在村委会红了三十多年,十八岁当兵回来“从政”一直干到整60岁,中途还让位六七年没干一把手。附近的村子也多是姓李,听说是哪个朝代的开国将军为了避嫌带领族群避难至此,所以民风在当地稍显强悍。 到了下午6点,乡里退下来的王医生和本家李老师有一搭没一搭的从村里走来,暑假了两人的老伴都带着孙子,晚饭点了可满头大汗的孩子还没有玩够,两个看见老李闲聊片刻,本家的李老师招呼晚上三人喝一口,老李却没应声,这倒不是因为这两人年前时候都跟着他屁股后面,而是自打老李的大儿子去世后健谈的李书记就不太爱搭理人了。 老李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排行第二,子女四个在那个年代没受过穷,女儿还高中毕业嫁到了邻县,女婿在事业单位谋职。 老李最看好大儿子,退下来的六七年就是让给老大的,大儿子娶了媳妇生了俩儿子,大儿媳挺老实本份,还算孝顺,就是不勤快,这搁以前的农村是大忌,大儿子仗义却不够精明,下面一帮人拍着马屁吃喝五六年还是顶不住退下来了。 二儿子能吃苦,没结婚就靠着老李介绍的门路弄了点“原始资本”,娶了个媳妇更是能干会过日子的,却长了一张刻薄嘴,曾经唱大戏的婆婆都吵不过她。夫妻二人做过很多小生意,条件也不错,就是第四个才生个公鸡头被大儿媳嘲笑了许多年。 老夫妻最疼老三,给读了大专,拉下老脸托人关系找了个事业编,娶了个县城媳妇,给了八万八的彩礼,还给买了房,结婚那天老李脸上却没有笑容,大儿媳和二儿媳十多年的敌对关系宣告结束,直接进入“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老李难为无米之炊,退下来那么多年了棺材本都给了三儿子,毕竟以前的村书记不是现在的村书记,可大儿媳和二儿媳哪管,闹了十来年,老李见了她俩都下意识的躲避,一直到她们自己做了婆婆这事才算罢休。 老李的两个孙媳妇关系倒是挺好的,没事下午约个小麻将,换季时去县城逛逛街,心情不好各自讨伐一下自己的婆婆,怀孕时讨论一下县城那个水果店的榴莲打折了,哪里的大樱桃坏果率低。嫁过来五六年伸手不提四两,这不成妯娌也成闺蜜啊! 孙媳妇快活了,忙坏了老李的两个儿媳妇,二儿媳妇家在县城给儿子买了套房,老李也在大儿子癌症去世后把最后的三万九千块钱给了大儿媳,给长子长孙在县城付了个首付,这里面有老太太卖咸鸭蛋和干豆角的钱。 前天,女儿从邻县回来,给老太太和老李带的新衣服和足力健,从来不要儿女一分钱的老两口把闺女给的八百块钱揶到了席边底,老李觉得脸有点烫,默默去后院给女儿和外孙女杀了两只鸡,一公一母,公的中午吃,母的给装上带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