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二,龙抬头,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在这个充满希望与生机的季节,泰山寺庙会如约而至。人们怀着虔诚的心,从四面八方赶来。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庙会,带着新奇的感觉骑车向城南砚临河畔的泰山寺飞奔而去。
走近白墙红顶的泰山寺,只见彩旗飘扬、烟雾缭绕、人头攒动。
从泰山寺传出了两首风格迥异的乐曲,二者相互交织,此起彼伏,像是较劲,又像是打擂比武。
循声一看,原来是泰山寺前广场有两支文艺宣传队正在演出,观众们也分别围成了两个大圈子。东边的一支文艺宣传队正在玩着花船,西边的一支文艺宣传队正在演出黄梅戏《女驸马》片段。
我从小就酷爱黄梅戏,黄梅戏的音调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我挤进了黄梅戏演出现场的圈子里,与许多观众一样迅速进入了剧情氛围。演员们服饰精美、唱腔纯正、动作娴熟,丝毫不逊色于专业演出队伍。从她们的精彩表现可以看出,这绝非一蹴而就的成果,而是长期努力的结晶。
《为救李郎离家园》这一唱段瞬间将剧情推至高潮,然而艺术的魅力在于冲突与悬念,剧情在矛盾中层层递进。洞房花烛夜本该欢喜的时刻,却呈现出一喜一忧的局面。纸终究包不住火,冯素珍却未惊慌失措,反而展现出惊人的力挽狂澜之能。她对公主说道:“误你终身的并非我,而是当今皇帝你的父亲。若非君王传下圣旨,亦非刘大人牵线做媒,素珍即便有天大的胆子,也绝不敢贸然进宫门。我将真情实话相告,望公主你细细思量,误了公主实属罪大恶极,但还请念及我救夫的一片赤诚之心……”历经种种波折后,最终迎来皆大欢喜的结局,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二月二,龙抬头,舞龙成为必不可少的项目。10位队员身着鲜艳服饰,高擎巨龙。音乐响起,龙头时而高昂,时而低垂,仿若探寻前方道路。龙身随龙头动作左右摇曳,呈现蜿蜒曲折之姿。龙珠于龙身间穿梭,引领龙的动作与节奏,与音乐和整体表演相得益彰。观众们为这壮观场面所倾倒,为舞龙队的精彩表演而喝彩。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步过12层台阶,我来到了泰山寺南殿,一进寺门就看到了金身弥勒佛,他头顶祥云、身体圆润丰满,眼睛微微眯起,透出一种智慧和慈悲的光芒。他笑容可掬,仿佛在告诉人们: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珍惜当下,放下烦恼,享受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寺庙内,烧香拜佛的信徒络绎不绝,观音菩萨像前香火旺盛,烟雾缭绕。跪垫上求拜的人来来往往。。他们举香叩拜,祈福多样:有的祈求平安健康,有的盼望事业顺遂,有的渴望多子多福,有的希冀儿孙吉祥。
“走啊,敲钟去!”,人们不约而同地循着钟声方向走去,等待撞钟的人们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也融入其中,跃跃欲试。轮到我心里砰砰直跳,在师傅的帮助下,我手扶撞柱,向后轻拉,向前猛撞。“咚——咚——咚”,钟声悠扬、深沉,难忘。这钟声寄托着我美好的祝福,祝水乡洪泽风调雨顺,大湖儿女平安吉祥。
人旺,财旺,小摊小贩也来了。现场我看到了十多个摊点,他们多为电动三轮车,放开围挡就是一个摊点,收起来仍然是一部电动三轮车,做小生意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去。现场有卖爆米花、卖荸荠的、卖小板凳的等。我走到了一个卖饰品的三轮车旁,车上饰品琳琅满目。有头饰、盆栽,玩偶、各类包包。女摊主是山东济宁市人,因为爱情嫁到了洪泽。年少时特别喜欢编织,一条线,一根针,凭着思维和技巧演绎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萌物。她说:挣个零花钱,补贴家用,还有成就感。
在泰山寺前,我发现了一块石碑,上书着: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越城遗址。越城历史悠久,传说越王勾践争霸天下所建。据考证明正德《淮安府志》即有月城集之名。乾隆《淮安府志》称:“越城也称月城,城西南九十里。”乾隆《山阳志遗》载,“越城亦名月城。旧有城,莫知所始。谓之越城者,越王勾践争衡上国时所筑。谓之月城者,言半面临淮,形如偃月,故名。”
泰山寺位于古越城遗址内,从其地基之中发现了明代的城砖,这说明泰山寺至少有500多年的历史。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光绪三十四年高良涧青龙庵隆云法师来此募化重修。后又毁于文革,历经能修、圣清法师,同三师太、心融法师再修至今。
心融法师,46岁,泰州人,毕业于扬州大学农学院和扬州鉴真佛学院。2015年中秋应地方居士邀请住持泰山寺,增其旧制,香火渐盛。对寺庙今后的发展,他有清晰的发展规划,他说: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身处这片热闹的氛围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千百年来传承不息的民俗画卷中。我看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二月二泰山寺庙会,不仅是一场盛大的庆典,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对古老民俗的传承与弘扬。
(文:韩夕玉;图片:陆爱玲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