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初十,年也过得差不多了。在这个时候,有必要把过年的事记一记,算留点美好的回忆。
大年三十是家人团聚的好日子,我们四兄弟还是到老母亲那里过年,这是我们多年的规矩。大姐夫妻因为今年没去重庆儿子那里过年,又和老母亲家离得很近,自然也被我们请来一起过年。上午,在我挂了灯笼和贴了对联后,我们和小孙子被女婿送到老家的时候,时间已经十点多了,大姐和大弟弟已经到家很长时间了。时间不长,大弟弟的儿子开车带着一家人也到了,其中自然有他的儿子,他是我们小孙子盼望已久的玩伴。因为他们平时不住一个城市,很难到一起,只有逢年过节才能聚一聚,所以早已盼望到一起玩了。看到他们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形影不离的样子,我还写了几句打油诗:“平时两地居,过年得团聚。年龄相仿佛,兼有同样趣。”当大嫂和妻子他们饭做得差不多的时候,做生意的小弟弟一家人也到了。兄弟姐妹聚到一起,其热闹可想而知。一边喝酒一边谈笑,真是其乐融融。饭后,按照老规矩,我们一家人还给已经去世的老父亲以及爷爷奶奶烧纸钱。等这一切结束,再回到老宅子的时候,时间已经快两点了,院子里却更热闹了,因为在各自婆婆家过年的女儿和侄女两家人也到了。晚上,和往年一样,我们又到女儿家吃饭。亲家母还请来了她的哥哥和妹妹两家人,家里又是热闹非常,高潮自然是给两个宝宝压岁钱的时候。两个宝宝为了得到他们自己和他们爸爸妈妈的压岁钱,一个劲地一边说着吉利话一边磕头,引来家人阵阵笑声。最后,一家人还美美地照了一张全家福。
初一是一年的开始,为了庆祝家人团圆,早上是应该吃汤圆的,寓意团团圆圆。所以,我们在除夕晚上看春节晚会的时候,妻子就开始准备了汤圆了。初一早晨起来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煮汤圆了,看到白白胖胖的汤圆,我还写了几句打油诗:“白白胖胖圆又圆,亲人团聚是心愿。只为回家尝一尝,虽隔万里不嫌远。”是啊,那些远在外地的游子,一到过年,谁不想回家尝尝家乡的美食,和家人热热闹闹地团聚呢?另外,初一也是拜年的好时候。有趣的是,当我把在除夕夜拍的全家福配了几句打油诗发到朋友圈给亲朋好友拜年的时候,受到了很多人关注,也得到了很多祝福。那几句打油诗是这样写的:“金虎送走玉兔到,全家团圆乐淘淘。代表家人送祝福,恭祝大家新年好!”
初二照例是开始吃年酒的日子,也是走亲访友和亲戚相聚的日子。二连襟已经早早和我们约定了到他家吃饭的时间,所以,初二上午,我早早来到他家。在温暖的四楼阳台上,二连襟和他弟弟还有女儿、女婿已经开始打牌了。我到了,他的女儿赶紧把位置让给我,她则帮她妈妈开始准备饭菜。时间不长,二连襟的儿子和孙子到了,我妻子和女儿、女婿带着两个宝宝也到了,最后到的是二连襟的妹婿一家人。小小的客厅里,充满的欢声笑语。和往年一样,妻子二姐准备了很多好吃的菜,和往年不一样的是,因为二姐年纪一天天大了,视力也越来越差,所以,今年很多菜都是她女儿做的。令人欣喜的是味道还是一样的好,这大概就是传承吧?初四又是我们请人吃年酒的日子,请的人是同住小城的二连襟、大弟弟和侄女几家人。因为大弟弟、侄女女婿和二连襟都是大酒量,那天很尽兴,就连酒量不大的我也喝了不少。
一转眼就是初五了,也是小年了,年酒还没吃完呢。晚上,和我们住一起亲家母的妹妹请她哥哥和姐姐们吃饭,我们也沾了光。她家房子是和我们一起买的,房子的户型也一样。不一样的是,她家的一层没有安排小房间,客厅和餐厅连在一起,所以,空间显得很大。在酒席上,我说:“远亲不如近邻,何况我们还是亲戚呢?”一家人都笑了,是啊,平时,因为住一个小区又是亲戚,我们平时就常常相聚,何况是过年呢?初八晚上,亲家公的哥哥又请他的姐姐和妹妹吃饭,我同样沾了光。在他家宽敞的客厅里,大人孩子济济一堂,又是热闹非凡。在吃饭的时候,我还和他们约定十一请他们吃饭。明天就是十一了,我们又要相聚了。
除了家人和亲戚团聚,过年也是办喜事的好日子,当然,办喜事也是亲朋好友相聚的好机会。初六,我们就参加了一个亲戚的婚礼,新娘子是二老表的外孙女。二老表是妻子舅舅家的儿子,在老子山工作期间,我和他们相处很好。就是调到洪泽,我还常常去看他们。没想到,他的女儿在二连襟他们的撮合下也嫁到了洪泽。一转眼,他女儿的女儿也出嫁了,时间过得真快啊。自然,初六中午,我也见到了从盱眙赶过来的老表的儿子、女儿以及他们的子女,也见到了三老表和妻子的小姐夫。遗憾的是,二老表因为年纪大了,身体又不是很好,所以,尽管是外孙女的婚礼,也没见到他的身影。
在吃吃喝喝和热热闹闹中,一转眼,年就过去了,可是,过年那些美好的人和事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我觉得,所谓过年,其实就是和亲人、亲戚聚一聚,话话家常吧?在这样的相聚中,思想得到沟通,感情得到加深,这也算是过年真正的意义吧?所以,在文章最后,我也胡诌了几句打油诗,算是对过年的一个小结:“过年回到出生地,兄弟姐妹都聚齐。相亲相爱一家人,天南地北话往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