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泽区朱坝街道大魏村,有这样一个家庭,一家祖孙三代持续从军报国。爷爷魏殿胡是一名勇敢的新四军战士,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儿子魏正树抗美援老,铺路架桥,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在祖辈和父辈的的影响下,2015年1月初,孙子魏海祥也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特勤战士。祖孙三代皆参军,时代不同一样情,成为当地群众口口相传的一段佳话。 为建立新中国 爷爷两次负伤九死一生 魏殿胡老人已经辞世5年多了,但一提起老父亲,69岁的魏正树记忆犹新。
魏殿胡,1928年6月生。18岁那年正碰上国民党抓壮丁,他赶忙躲起来。后来新四军来了,他报名参加了队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新四军战士。在一次与敌人正面交锋战斗中,冲锋在前的魏殿胡不幸被子弹打穿了肺部,倒在了冲锋前线。由于抢救及时,一年后身体康复又奔赴了前线。
1948年11月解放灵璧县城的战斗十分惨烈,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魏殿胡无所畏惧,迎着炮火向前冲。突然被多块弹片击中了足部并炸断了足部动脉,又一次负伤。虽然经抢救挽救了生命,但许多弹片留在了体内,下肢落下了终生残疾。
经过几年战争考验的魏殿胡复员回到了朱坝街道大魏村,后来被任命为生产队长。老人军人的本色始终未变。那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人的情况经常发生,但魏殿胡坚持原则,一粒粮食也不贪。身为生产队的会计饿了实在没法子,要从魏殿胡身上抢走保管玉米的仓库钥匙,但魏殿胡死死护住,用信仰和忠诚保卫了集体财产。
为保卫新中国 魏正树抗美援老贡献青春年华 魏正树,1953年2月出生,1974年12月参军。1976年12月奉命出国抗美援老。所在团主要任务是在老挝北部修建公路,以便把我国的援助物资运送到老挝和越南。
老挝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午气温高达四五十度,出来一会儿,人的皮肤就会晒出泡来。
最严重的是疾病的威胁。当时流传着:“老挝风光好,肝炎不得了,部队得的多,群众得的少”。许多部队战士不幸染上了肝病。还有一种恙虫病更厉害,染上如不及时救治,人很快会死亡。
不仅环境差,当时施工机械化程度很低。面对原始森林,盘根错节的野藤、野竹林及满山遍野的野草,部队就用利斧、长刀砍,炸药炸,推土机推。
老挝每年的雨季差不多占了半年的时间。雨季施工非常艰苦,汗水和泥水一起流,有时还会遇到雷电、暴雨、泥石流等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的袭击,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困难吓不倒英勇的战士。魏正树和战友们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筑路任务。老挝总理凯山·丰威汉向他们颁发了奖状。
三年抗美援老归国后,魏正树在部队继续服役了十年,1986年1月转业到洪泽县万集粮管所工作,直至2014年退休。
在谈到一生的工作时,魏正树说:自从有了从军的历史,自己感到光荣而无憾。我将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虽然年近七旬,若有战,召必回。
赶上了新时代 孙子应征入伍续忠勇 魏海祥从小耳濡目染,听着祖父辈们部队的故事长大,参军入伍一直是他的梦想。2015年6月20岁的魏海祥报名应征,经过严格的政审,进入到武警某部,成为了魏家第三代军人。
锻造一支铁军需要严格的训练。在部队期间,魏海祥多次参加部队魔鬼周训练,训练强度超过正常训练的三到五倍,那是对身体和意志的挑战。这时,他就会想起爷爷的战斗历程,想起伯父的殷切嘱托,心里就会充满了力量,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训练任务。
部队的生活是难忘的,20岁生日那天魏海祥至今记忆犹新。战友们买来了蛋糕,点上了生日蜡烛,一曲《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经久不息,他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和力量。
2017年8月魏海祥光荣退伍,现在上海一家金融公司工作。谈到当兵的感受时,他说:当兵后悔二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感谢部队给了我强健的体格、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做事精神,现在走上社会,面对任何困难,我也无所畏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