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岁学徒到亿元企业掌舵人,从钣金制造到智能系统,淮安新瑞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吕瑞兵用39年的时间,生动诠释了坚守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52岁再创业,7年拼出“专精特新” “我是20岁开始学徒的,今年59岁,39年没离开过这个行业。”吕瑞兵笑着说道。2018年,他在洪泽区东双沟镇创立新瑞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新瑞”二字,蕴含着吕瑞兵52岁时再创业的决心和期待,他一直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来勉励自己。 7年间,企业以每年20%-30%的增速发展,2023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累计纳税近2500万元,还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这背后,是吕瑞兵坚守的“研发路”——和淮阴工学院联合攻关,把中国石油一张产品照片变成年销售千万的实体;联合江苏科技大学研发智能红绿灯系统,首批10余套即将落地洪泽街头。 面对经济下滑带来的产能波动,他更坚定“两条腿走路”:一边拓展东南亚海外市场,一边升级车间自动化设备。如今车间70%设备实现自动化,“一个人管3台机器,效率提高了,员工也轻松了。” 真心付出,把员工当家人受尊敬
这家180多人的企业,藏着不少“反常规”操作:实行13薪制度,人均月薪超6000元,最高能拿1.3万元;夏天送啤酒、西瓜绿豆汤管够,冬天发羽绒服,春秋季的冲锋衣成了员工上班“标配”;车间里装着酒店同款香氛除味,男女浴室、卫生间干净整洁,就连考勤也实行人性化管理。“车间师傅早来晚走都是自觉,人心换人心,比打卡机管用。”吕瑞兵这样说道。 已是市场部经理的陈星深有感触:“吕总常说,要给年轻人机会,企业才能长青。2018年,我从销售员干起,现在到了市场部经理的岗位,感谢吕总对我们年轻人的培养。公司的福利待遇非常好,夏天还会发高温补贴,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很强,除特殊原因外,没人离职。”这份真诚让公司员工的离职率不到1%,不少从常州、南京返乡的工人,来了就再也没走。 扎根洪泽,让企业成为“家乡名片” “新瑞能走到今天,离不开洪泽区委区政府和东双沟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吕瑞兵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去年6月,公司搬进了投资4500万元建成的新厂区,从选址到投产,相关部门全程帮办,整个过程有序推进,为企业节省了很多精力和时间成本。 如今,新瑞电力正忙着申报“绿色工厂”,并计划拓展高铁、医疗设备领域。谈及未来发展,吕瑞兵说:“接下来,公司将聚焦钣金核心技术,加强与高校合作,加大产品研发力度,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技改提高自动化水平,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瑞继续做扎根实业的‘老黄牛’,做员工安心、家乡骄傲的好企业。” 转载来源:洪泽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