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去刘尖,是三十多年前。去那里是为了买砖瓦,当时共和砖瓦厂全县闻名。我和亲戚开着手扶拖拉机一路朝刘尖进发,时间不长,就到了三河北边高高的大堤上,大堤上是土路。因为居高临下,远远的就看到一个高高烟囱,那是砖瓦厂的标志。发现离目的地不远,亲戚把拖拉机的把手让给坐在他边上的我试试,这一试,差点让车子冲下大堤开到河里去。主要是我从来没有开过手扶机,根本不知道如何控制,幸好亲戚手疾眼快,控制了手把,我俩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一晃三十年过去,不知道现在的刘尖又是一个什么样。好在路途不远,坐的又是轿车,我们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见到了三十多年后的刘尖。我即兴感慨道:“跟着朋友去刘尖,田园风光沿途见。曾经砖瓦美名扬,如今美丽应无边。”
虽然刘尖是文友韩夕玉的老家,可他家的老屋因为高铁布线已经夷为平地,所以,我们的第一站是去他的大姐家。六十多岁的姐姐、姐夫非常热情,听说弟弟带几个朋友上门,早就忙着准备午饭。大姐家是典型的农村四合院,收拾得干干净净。老韩说,姐姐是干了多年的村干部,姐夫也是退伍军人,老夫妻虽然在城里有房子,因为眷念故土,常常回来住住。
随后到来的村书记李伏祥,开着车把我们带到了淮河入江水道。
这一片“湿地”,在汛期期间有可能全被淹没,当地农民从实际出发,只长一季油菜和麦子。汛期的洪水会带来大量的淤泥,所以,这里的土地非常肥沃。春天正是油菜和麦子生长的季节,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油菜花和麦苗。黄色的油菜花在春风中随风摇摆,和菜花相映成趣的是青青的麦苗,看着这大片的原野,正如一位作家所说“是一条铺在眼前的黄绿错综的大毯子”。李书记讲:因为土地肥沃,麦子和菜籽生产出来的面粉与油质量很好。更令人欣喜的是由于生态很好,很多鸥鹭在翩翩飞舞。我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不由得信口而出:“湿地风光美,水过地皮肥。作物生长好,还有鸥鹭飞。”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农田里还有上百台正忙着抽油的机械,农村人都叫它们“磕头机”,那慢悠悠的一上一下点头,像是迎接我们到来。早已听说三河有很大的石油储量,没想到这些大都集中在刘尖村:“又见菜花黄,麦田在身旁。还有油资源,油机磕头忙。”
我们一行人正转悠的时候,不远处一座壮观的大桥闯入了大家视野。它横跨在入江水道上。身在桥下,我们更能从不同角度欣赏大桥的壮美。同行的人说,它是淮金公路上的“淮金桥”。跨过大桥,对面就是金湖县城,林立的高楼清晰可见。同行的人说:“‘隔河千里远’,因为原来刘尖的人过河都靠渡船,一是效率低下,二是相当危险,所以才有“遥远”的感觉,现在好了,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有了这座大桥,刘尖人进城相当方便,这真是:“一条大桥河上跨,壮观美景人人夸。纵然隔河千里远,如今两岸成一家。”
一大圈转下来,到了午饭时间。老韩的大姐和姐夫已经把美味的农家菜肴准备好,堂屋正中的方桌上摆了满满一桌子,土灶前一个锅上一个锅下地还在忙。没有污染的食材,经过老韩姐姐的精心烹饪,变成一道道美味的农家菜,热气腾腾地端上桌子,我们似乎能闻到泥土的的气息,每个人都赞不绝口。接着又上了蒌蒿咸肉饭,这种纯野生的蔬菜,加上土锅土灶的柴草火攻,是城里的小锅小灶望尘莫及的。主人自豪地说:“我们住在城里总没有家的感觉,还是住在老家好。”受他启发,我又出了灵感:“人生最美是故乡,农家菜肴真正香。自然环境风光美,回乡养老是方向。”
是啊,住在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家里,吃着自己亲手种植的没有污染的蔬菜,没有喧嚣也没有污染,真是再好不过了。饭后,大家在老韩姐姐家的周围转了转,几乎和我们老家的格局一模一样,似乎也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此时我才悟出,怪不得我的老母亲也不想离开自己住了一辈子的老家呢。现在城里有的,农村一样也不少,什么空调、冰箱、网络、电视等样样具备,李书记说:“我在城里也有房子,可是,我还是常常回来住。在这个村子住了几十年,喜欢这里。因为从城里回村的路好,回来相当方便。当然,我们也希望你们帮我们宣传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让他们也来看看,也能带动我们村的发展。”。
稍后,李书记带我们到村子的北边参观了村里规模很大的光伏发电基地。以前,我也看过光伏发电,可是,这么近距离的看还是第一次。在大片的水面上,高高架着光伏板,板下的水里还可以水产养殖。听李书记说,这个光伏基地每年都向国家电网输送大量的清洁能源。在光伏基地的两边的水面里,是成片的荷田,夏天到来一定是荷香四溢,秋天自然是莲藕飘香:“清洁能源数光伏,美好环境就是福。天然资源巧利用,只要勤劳人人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都该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家乡真正美丽起来。
老韩还带我们来到承载着他几十年美好的回忆的老家废墟前。被评为“淮安好人”的老韩却对我们说:“因为高铁要从我家经过,尽管我很舍不得自己的老家,可是,我是国家干部,要带头响应国家号召,第一个同意拆了自家房子。没有大家,哪有自己的小家?”修建高铁,本来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所谓“要想富先修路”,我们每个公民都该支持:“因为高铁遇拆迁,高铁通行福无边。响应国家好政策,幸福生活喜连连。”
此行刘尖虽然只逗留短短的几个小时,可是,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印象,让我们感觉这里和全国各地一样,虽然只是短短三十几年,却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刘尖的变迁正是全国大变化的一个缩影。
|
|